“十口之家,情融五族”——廣西譜寫民族團結贊歌

清晨,88歲的侯正榮和往常一樣生火支鍋打起油茶,山裡特有的古樹茶香很快彌漫了整個屋子。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這個由5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同住一棟房、共吃“大鍋飯”的習慣一直沒變,房中懸挂著的刺繡畫上,“家和萬事興”5個大字十分醒目。

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廣西共有少數民族人口1880.8萬,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世居民族和44個其他民族成分。在這裡,和侯正榮家類似的多民族家庭“比比皆是”,這一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溫情旋律是如何寫就的?

這是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城風貌(2020年5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從互不通婚到“美美與共”

雖然廣西民族融合的歷史源遠流長,但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各民族地位不平等,一些少數民族之間不通婚甚至不相往來。

80多年前,社會學家費孝通來到廣西大瑤山開展社會調查,留下了這樣的記錄:天上的飛鳥,水裡的游魚都屬於山主瑤,過山瑤不准打捕。甚至在山主瑤村寨的路上,過山瑤都不敢昂首闊步而過。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廣西逐漸建立起各族人民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

在金秀瑤族自治縣的瑤族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塊特殊的石牌——1951年8月,大瑤山5個瑤族支系的代表協商一致,按傳統的石牌制形式,飲血酒立誓,將共同制定的“大瑤山團結公約”刻碑豎立,信守不渝。

如今的八桂大地,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發展上都享有平等權利,多民族“聯姻家庭”比比皆是。

“一個都不能少”夯實團結基礎

2019年9月,10多名干部和村民走進大山,用一張竹制的躺椅輪流將91歲的毛南族老人譚運日抬出大山,搬進交通便利、寬敞明亮的新房,這是老人50多年來第一次下山。

黎治明(后)一家從廣西南丹縣八圩瑤族鄉吧哈村自己家裡出來,准備搬往新家(2018年2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由於多方面原因,廣西少數民族聚居區大多是貧困地區。廣西結合各民族生活環境、風俗習慣和資源稟賦,進行針對性扶持。

被譽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的白褲瑤群眾曾長期生活在深山中,處於深度貧困狀態。當地建設“千家瑤寨·萬戶瑤鄉”集中安置點,安置白褲瑤群眾約1.35萬人。

搬遷后,不僅群眾生活條件極大改善,白褲瑤民俗文化也得到很好保護和傳承。當地還利用白褲瑤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發展旅游,許多搬遷戶參與民俗展演等,以多種要素入股分紅,實現在家門口創收。

在廣西南丹縣八圩瑤族鄉瑤寨移民安置點,村民黎治明(右)一家走出新家家門(2020年8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經過持續奮戰,廣西376.5萬建檔立卡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4個貧困自治縣全部摘帽。

“如果說地位的平等消除了各民族間的隔閡,那麼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面貌方面的巨變則夯實了民族團結的物質基礎。”廣西民族大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強說。

這是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永安鎮安蘭村新建的水櫃(2020年7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尊重與包容的“共同體”

爸爸漢族、媽媽壯族、兒媳婦仫佬族,何明星家的餐桌融合了幾個民族的口味,有壯族的糍粑、粽子,也有仫佬族的冷食、白汆。

何明星所在的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龍岸鎮龍鳳村金雞屯有7個民族,村民講11種方言。各民族群眾互相尊重彼此民族習慣,還設立了一個共同的節日——“平安節”。“老人們講,我們各族既然團聚在了這裡,就像一家人一樣,那就定一個共同的節日,祝願來自四面八方的兄弟姐妹們平安。”何明星說。

近年來,廣西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加深,並在尊重和包容中呵護和建設共同的家園。

“我們都是一家人”“我愛廣西,我愛中國”……走進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的“民族之家”,牆壁上少數民族同胞的書法作品非常醒目。這個社區居住著壯、維吾爾、滿、瑤等20個民族的群眾。社區黨委書記謝華娟說,社區通過解決少數民族同胞“急難愁盼”問題、舉辦各種節日活動,讓大家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從家庭、村屯到社區,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蔚然成風。“這正是廣西各族群眾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體現。”自治區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班忠柏說。(新華社記者向志強、農冠斌)

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毛南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城北安置區外新的學校(2020年5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下坳鎮車家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小朋友在玩耍(2020年8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來源:新華社  2021年08月31日15:22
(責編:陳悅、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