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與長江的時代交響

萬裡長江,在重慶與嘉陵江交匯后,沖破重重大山,一路奔流入海。突破阻隔、敞開胸襟,恰似重慶這座山城擁抱世界的姿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地處西南,卻志在開放大局﹔坐擁錦繡,卻就勢大江奔騰。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重慶構建四通八達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匯聚全球要素資源,牽起全球“命運紐帶”……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新觀念在形成、新資源在匯集、新樞紐在牽引,山城重慶正在領奏一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時代交響。

在這裡,“一帶一路”與長江“牽手”

重慶果園港,長江上游第一大港口。

巨臂起舞,貨輪穿梭,鐵軌交錯,車流如潮。“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在此交匯對接,成為西部地區聯通全球的“中轉站”——

歐洲的汽車、奶粉等搭乘中歐班列抵達果園港,再沿長江分撥至全國各地﹔東南亞的服裝、皮鞋等從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至重慶,再經長江轉運上海,或乘中歐班列前往歐洲……

“貨要得急,就走鐵路或公路﹔時間充裕,就走水路。”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軍說,不同的物流通道,在果園港實現“自由組合”。

如今四通八達的重慶,10年前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這是重慶果園港(7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當時,深居內陸腹地的重慶,產品出口不得不“西轅東轍”,向東經沿海地區“漂洋過海”﹔要麼通過空運,於是“豆腐等成了豆腐乳”或“豆腐運出了肉價錢”,投資者望而卻步。

困則思變——重慶將思維和視野向西投射,中國首條中歐班列線路 “渝新歐”應運而生,將重慶與歐洲的時空距離從40多天縮短至15天左右。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響徹世界,重慶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放步伐不斷提速。

如今在世界版圖上,多條國際物流大通道在重慶交匯——

向東,長江黃金水道正不斷優化,重慶還開通渝甬班列,貨物直抵寧波舟山港,再通達世界各國﹔

向西,中歐班列(渝新歐)開行總量已超過8000列,開通線路超過30條,輻射亞歐26個國家的40多個城市﹔

向南,重慶率先發起建設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向南經廣西北部灣等口岸通達世界各地,目的地已覆蓋106個國家和地區的304個港口﹔

向北,“渝滿俄”班列北上穿越西伯利亞,直達莫斯科,目前已實現常態化運營,開行頻次正不斷加密。

南來北往,西進東出,四通八達。重慶與世界的距離迅速拉近,從開放“末梢”一躍成為開放前沿。

【記者手記】當前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重慶開放實踐証明,取得對外開放的新突破,謀求經濟社會的新發展,必須創新理念,創新思路。一座內陸城市的開放之路,需要更為刻骨的革新。“一帶一路”指引著“走出去”的方向,必須不斷打破常規、砥礪前行,才能從更廣闊的時空坐標,探索出一條撬動內陸開放的創新之路。

這是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三一集團西南地區首個智能化“燈塔工廠”項目內景(7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向這裡,全球要素資源加速匯聚

重慶兩江新區,三一集團西南地區首個工廠。

機器人往來穿梭,一台台工程機械生產完成。

“為何選擇重慶?”記者問。

“因為重慶既是‘一帶一路’重點地區,也是長江經濟帶中心城市。”三一集團西南公司總經理李兵直言。

在三一集團的規劃中,落戶重慶既能向西拓展中亞、歐洲市場,又能向南開發東南亞、南亞市場,還能依托長江兼顧國內市場。

開放的重慶,如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全球要素資源匯聚於此,汽車、電子、新興貿易等產業拔節而生——

四通八達的國際物流通道,吸引了數百家全球電子信息上下游企業陸續落戶,助推重慶崛起成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

工人在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三一集團西南地區首個智能化“燈塔工廠”項目內作業(7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這是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三一集團西南地區首個智能化“燈塔工廠”項目外景(7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重慶正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向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體系全面發力。

以液晶顯示產業為例,重慶引進京東方等國內龍頭企業,還帶動美國康寧、法國液空等數十家國際知名配套企業落戶,迅速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與電子信息產業類似,全球汽車品牌整機廠、零部件廠商紛紛落戶,助推重慶成為全國重要的汽車制造基地之一,目前重慶正推動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方向轉型。

對於全球知名的福特公司來說,重慶已成為其在美國之外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公司需要在全球採購汽車零部件,重慶提供了便捷安全的物流通道。”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趙非說。

跨境電商、整車進口等新興貿易業態,也正在這座內陸城市蓬勃發展。以跨境電商為例,天貓、京東等品牌均已落戶重慶,重慶跨境電商交易額從2014年的6000萬元增長至去年的78.1億元,“買賣全球”格局初步形成。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3766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37.6%,比同期全國整體增速高10.6個百分點。

【記者手記】不是被動承接沿海產業轉移,而是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探索、主動作為,重慶搶佔“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強大“風口”積厚成勢,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在發展開放型經濟中發揮比較優勢,引進各種要素和資源,是重慶的“制勝秘訣”之一。當前,重慶開始深度參與國際產業分工體系調整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塑,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打造產業高地,山城“登高望遠”,前景可期。

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首發專列在重慶團結村站等待發車(無人機照片)(2020年4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從這裡,牽起全球“命運紐帶”

6月下旬,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一列滿載奧迪轎車的中歐班列順利抵達。

這是中歐班列開行的首趟奧迪進口保稅整車專列。進口整車以往多走海運,這次為何選擇陸路?

“因為機遇。”奧迪中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運抵達中國西部往往兩個多月,西部市場潛力遠未釋放,中歐班列有利於歐洲汽車品牌開拓新市場。

開放,既是重慶的選擇,也是世界的新機遇。

中歐班列(渝新歐)十周年紀念專列從重慶團結村站發出(3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在重慶“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俄羅斯蜂蜜、馬來西亞燕窩、肯尼亞手工藝品等40多個國家的數萬種商品在此匯集。

“以前物流不暢,很多商品進不來。”俄羅斯館負責人劉曉敏說,如今海參、蜂蜜等對時效敏感的商品,可選擇中歐班列﹔時效要求不高的商品,可選擇成本更低的江海聯運。

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重慶發揮優勢,牽起“命運紐帶”。

海運、空運受阻,中歐班列(渝新歐)、西部陸海新通道疫情期間保持常態化運行,將防疫物資源源不斷送往世界各地。

2020年,是52歲的江彤最自豪的一年。作為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重慶機務段電力機車司機,他值乘的中歐班列上,有不少支援歐洲的防疫物資。

“我能幫忙把防疫物資運到有需要的人手中,也是為全球抗擊疫情做出了一份貢獻。”江彤說。

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面臨斷裂風險。全國發往歐洲的國際郵件一度大量積壓。重慶與中國郵政、海關總署合作,率先為疏運積壓國際郵件開辟出一條新通道。去年4月3日,全國首列國際郵包專列在重慶發車,並在疫情期間持續運行。

“中歐班列幫我們克服了違約風險,去年公司共通過中歐班列發運1000個集裝箱,同比上漲200%。”華碩電腦西南區品牌總監路宏說,受全球居家辦公、在線學習需求影響,疫情期間華碩電腦出貨量爆發式增長,但空運、海運受阻,中歐班列解了燃眉之急。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我們將進一步統籌推進開放通道、開放平台、開放口岸、開放主體、開放環境建設,提升重慶國際化水平,努力推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再上新台階。”重慶市商務委主任張智奎說。

【記者手記】支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抗擊疫情,助推全球經濟復蘇,重慶作為樞紐城市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扎實推進新一輪開放合作,要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協同推動開放通道、開放平台、開放環境等建設。開放的空間決定發展的空間,開放的程度決定發展的高度。隻要不滿足現狀,勇於實踐創新,以改革促進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重慶必將在擁抱世界過程中創造新的發展機遇,在新的趕考路上爭取更大的光榮。(新華社記者李勇、趙宇飛、初杭、陶冶   參與採寫:劉晶瑤、何凡、梁文雅、王如歌、侯偉利)

來源:新華社  2021年07月24日11:32
(責編:陳悅、常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