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黃河千裡追冰記

【查看原圖】
這是12月29日拍攝的三盛公水利樞紐黃河凌情(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謝濤 攝)
這是12月29日拍攝的三盛公水利樞紐黃河凌情(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謝濤 攝)
來源:新華社  2020年12月30日14:25

大河上下,千裡冰封。

12月29日10時許,黃河凌情巡測隊員謝濤和馬韜來到內蒙古三盛公水利樞紐閘前巡測。此時氣溫是零下20攝氏度,黃河內蒙古河段冰封河面的上首位置就在閘下600米處。

寒潮襲來,氣溫驟降,封河加速。半個小時后,流凌已經把閘下河面堆滿。六個小時后,封凍上首的位置已經推進至閘下400米處。作為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寧蒙水文水資源局巡測隊隊員,謝濤和馬韜隨即將封河的最新情況上報。

“從昨晚開始急劇降溫,今天封河和流凌出現的河段明顯在加快。”謝濤說。

黃河寧夏到內蒙古河段是南北走向,河水從低緯度地區向高緯度地區流,因此下游比上游先封河。寧蒙段河長超過1200公裡,每年封凍數百公裡至上千公裡不等,是黃河防凌的重中之重。

巡測隊員作為凌情“偵察兵”,尋找並確定冰封河面的上首位置,排查記錄險工段、橋梁、彎道等重點位置的凌情信息,精確獲取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為防凌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保障地區經濟發展和沿黃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黃河本年度凌情,從11月23日首次出現流凌、12月4日出現首封,到12月29日寧蒙段封凍長度達到五百多公裡,這些重要凌情的現場目擊者和第一上報人,正是包括謝濤和馬韜在內的黃委寧蒙局巡測隊隊員,他們是黃河千裡冰封的“追冰人”。

同為29歲的謝濤和馬韜,一個准備下個月結婚,一個孩子剛滿兩個月,有著多年“追冰”經驗的他們,連日來一直追著黃河封凍的河段巡測,追到哪兒就住在哪兒、吃在哪兒,已經半個月沒有回家。

謝濤和馬韜說,這算不了什麼,2018-2019年度封河巡測時,他們54天沒有回家,氣溫經常是零下20攝氏度左右,多處在封河,位置不確定,要跑很多路。

他們告訴記者,與以前相比,現在的巡測條件好多了。過去沿河多是土路,現在道路條件改善了﹔過去主要靠人走到河邊用眼睛看,現在可以借助無人機觀測冰情變化,巡測更准確更科學。搭配無人機直播平台的話,防凌指揮部門通過網絡就能實時獲得他們在現場看到的凌情。

如今,黃委有許多方式獲取凌情,比如水文斷面定點觀測、視頻監視、定期冰凌普查、現場應急觀測等,但巡測依然是獲取凌情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種方式。

29日16時,位於三盛公水利樞紐閘下的巴彥高勒水文站的水文測量斷面封凍。巡測隊員與水文站工作人員一道,用無人機航拍了相關凌情影像,並將最新凌情信息發回了黃委寧蒙局。

受持續冷空氣影響,寧蒙段封河長度正在加快發展。據黃委統計:截至12月29日10時,黃河封河631.3公裡,其中寧蒙段封河575.2公裡(含萬家寨庫區65公裡)。

根據天氣預報,未來兩天巡測之地的最低氣溫均在零下20攝氏度左右,黃河封凍速度將加快,巡測隊員“追冰”的步伐將加快,凌情的監測巡測也將得到加強。(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責編:陳悅、楊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