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

視障也能“看”展覽(解碼·文化權益)

姚雪青
2020年01月15日09: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博愛館展廳。

  資料圖片

  數據來源: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本版制圖:張丹峰

  核心閱讀

  在南京博物院,有一個專門為視障人士設計的博愛館。1︰1原材料復制的文物、可以操作體驗的展品、首部用於視障和行走障礙觀眾的全自動導覽車……人性化的設計和展陳,讓他們也可以有尊嚴、自主地參觀展覽。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全國現有殘疾人大約8500萬,與普通人相比,他們要參與文化活動總會面臨許多障礙。

  如何滿足殘疾人對文化生活的需求與向往?如何讓殘疾人群體更便捷地享受日益繁榮的文化發展成果?

  走進南京博物院博愛館,這裡的細心設計,讓展品可聽、可觸,這裡的人性化設施,為殘疾朋友“量身定制”。

  展品可聽、可摸、可操作

  在南京博物院藝術館,入口處的開放式通道前寫著這樣3個字:博愛館。這是特別為視障觀眾開設的展廳。展館面積有近200平方米。館內中心區域布置著6個展台。從高處看,它們共同構成了盲文字符中阿拉伯數字“0”的半邊。

  它代表著博物館無障礙化零的突破,也是文化無障礙化的初始步伐。

  “除了桌子上、扶手上可以觸摸到的盲文之外,我印象比較深的展品,有設計精巧的銅牛燈、長著翅膀的青瓷羊,還有脖子上戴著項圈的金獸。”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南京市盲人學校高二學生劉輝還記得來這裡參觀的感受。

  去年10月,劉輝所在的學校組織師生到南京博物院秋游。“此前也去過其他展館,由於缺乏有針對性的介紹,孩子們感覺索然無味。但那次一進入博愛館,大家就對這種可聽、可摸、可操作的參觀體驗興趣十足。”該校語文老師尹笑繁說。

  在劉輝的印象中,銅牛燈展品不僅摸起來感覺造型獨特,而且還可以拆卸、旋轉,更有一個長長的管子來搜集點燃油脂后產生的煙霧,形成閉環系統。“這個設計在古代是非常先進的,我們都很驚奇。”他說。

  這是南京博物院館藏文物——漢代銅牛燈的仿制品。在學生們親手觸摸的同時,語音播放器也被觸發,播放展品的介紹,而旁邊的“盲文點顯器”則可以介紹這個器具的歷史背景、構造功能等信息。

  在展廳的不同區域,展品類型、現場布置、光線明暗等均有所不同。

  在弱視區和怕光區,展品以書畫為主,觀眾可以扶著護欄,貼近細看。當有人經過書畫前,語音講解就會自動播放,每幅畫下方還有一小段盲文介紹。在全盲區,展品則以造型類文物仿制品為主,觀眾在觸摸展品時,也能同步聽到講解詞。

  布展細心、貼心、人性化

  早在2009年,南京博物院在二期改擴建時,就將特殊觀眾對文化體驗的需求納入設計方案。2013年正式開館時專門開辟了博愛館,為視障觀眾提供展覽服務。

  南博館藏60余萬件文物,展廳中展示了其中按照1︰1的比例、以真實材料復制的40多件展品。

  為何選中這40多件?南博圖書信息部主任張小朋說,考慮到不同年齡層次、知識背景、興趣愛好的觀眾需求,博物院從不同門類、不同材質的館藏珍品中反復比較,設計出一個“拼盤式”的綜合展覽。

  “我們不以珍貴程度作為首要因素,更重要的是方便解讀、信息完整。”策展人劉佳進一步解釋,對於造型類展品,造型上要有特點、紋飾要清晰、用途要體現實用性。這意味著展品不僅要代表南博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要與現代生活有關聯、能想象、可互動。對於書畫類展品,需要輪廓形態清楚、色彩對比強烈、故事性相對突出,讓弱視群體方便觀看且有代入感。

  經過多輪篩選和殘障志願者的測試,博物院最終保留下他們印象最深刻、最喜愛的展品。在制作中,也沒有使用成本較低的3D打印,而是採取與原文物相同材質制作,從而保証獲得原材質的觸感,“要讓手指的叩擊聲也保持一致”。

  不僅如此,博愛館在設計上,還體現出許多人性化的細節。在位置選擇上,博愛館位於藝術館一層,避開了人群擁擠的主入口,降低了聲音對信息獲得的干擾。採光上,展館採用玻璃頂的天空,並安裝了多個射燈,光線更通透明亮,可滿足弱視群體需要。

  在館內,盲道鋪設呈“凹”字形,令路線規劃更加清晰。高低兩層扶手上的盲文,在介紹展品同時兼具引導功能。此外,南京博物院還研制了全國博物館中首部用於視障和行走障礙觀眾的全自動導覽車。車載計算機控制車輛前進的路徑和展示點,可前行、倒退、拐彎、避讓,到達展示點后自動觸發感應裝置,播放展品的講解語音。

  “博愛館設計的初衷,是提供便捷、舒適的公共文化空間,讓視障群體在適當幫助引導下,有尊嚴地自主參觀。”張小朋說。

  辦展融合、開放、全覆蓋

  博愛館建成后,改進工作也一直在進行。開館后不久,幾位視障觀眾講出了自己的困惑:“語音講解上說,金獸長得既像豹子也像老虎,但我不知道它們有什麼區別。”另一位說:“介紹上說這個猛獸很溫順,該怎麼理解呢?”

  劉佳意識到,盡管採納了很多專業建議,依然存在“用明眼人的視角來辦無障礙展覽”的問題:豹子和老虎花紋的微小差別,隻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修改后隻保留了“像豹子”﹔在介紹猛獸的溫順時,提示觀眾可以摸一下脖頸上的項圈,告訴他們這是被馴養的動物。

  為了改善文化服務,博愛館完善了意見反饋機制,聽取參觀者的建議。尹笑繁和劉輝的意見,就很具有代表性。

  “對二年級孩子來說,部分講解詞不夠生動,缺乏童趣。”尹笑繁說。劉輝則認為,介紹內容對高二學生來說有些淺顯,期待能有分享會、交流會,起到“延伸課堂”的作用。

  張小朋意識到,和綜合性展覽相比,講好講透一個故事的專題展,更能覆蓋不同觀眾的需求。經過設計規劃,博愛館預計在今年4月推出專題展。

  據介紹,專題展針對聽障觀眾,掃描二維碼可觀看手語講解視頻。針對視障觀眾,除語音講解和盲文介紹外,採用了納米增效技術的可觸摸地圖,讓山川河流體現高低厚度的不同﹔通過識別動物叫聲,可以了解其在地圖上的分布﹔新增設的嗅覺盒,則讓與農產品有關的知識更立體。

  劉佳坦言,融合開放在滿足視障觀眾觀展的同時,也能帶給普通觀眾更豐富的感官體驗,改變以視覺為中心的參觀感受。

  服務用心才能貼心(記者手記)

  採訪中印象最深的,是博愛館策展人的感慨:盡管採納了很多專業建議,依然存在“用明眼人的視角來辦無障礙展覽”的問題。

  保障殘疾人的文化權益,除了在公共空間硬件環境上的無障礙,更關鍵的是觀念意識上的“無障礙”。

  例如,不能因為參觀人數較少、展品利用率低,就不去建設或不願投入,隻有建好用好配套好,關注殘疾人文化權益的社會意識才會共同提高。殘疾群體與文化場館的互相“找不到”,說明了文化權益的意識有待培養、文化活動的宣傳有待到位、享受權益的藩籬有待打破。這就需要文化場館充分搜集殘疾人的建議,並將其納入服務體系。

  尊重和接納殘疾人,是保障他們文化權益的前提。根據實際需求、提供恰當幫助,讓他們具備走進文化場館的條件,有尊嚴地參與文化活動,才能讓他們真正享受文化帶來的樂趣和豐富的精神生活。

  除了博物館,還有更多文化場館正在搭建。越來越多無障礙電影院、圖書館等,為殘疾人構建起一方精神天地,補上他們的文化與精神缺位﹔殘疾人文藝表演隊、文藝作品展等,給他們展現才華的機會,帶來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從這個意義上說,博愛館是一個起點,南博是一個縮影。期待這份關注與關懷,輻射到更多地方。

(責編:陳悅、單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