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

用漢語書寫海外華僑華人真實生活(僑界關注)

楊 寧 陳青冰
2019年11月20日09: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11月3日,旅居海外的著名作家嚴歌苓在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就自己的生活經歷、小說《陸犯焉識》的創作歷程等話題與學生們進行交流。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黨委宣傳部供圖)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中國人遠赴海外,用自己的雙手在海外搭筑起了一段段豐富精彩的人生。這些人生背后不僅是經歷的集合,還蘊涵著華僑華人可貴的拼搏精神以及銜木填海的心願。海外華文文學也在這種環境中應運而生,以文字形式將海外華僑華人獨特經歷轉換為承載著時光記憶的“鉛字”。

  日前,在浙江越秀外語學院舉辦的第六屆國際新移民華文作家筆會暨新移民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聚焦海外華文文學中的新移民文學,對其發展前景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來自17個國家的65位華僑華人作家及近百名國內學者,齊聚紹興,為海外華文文學的發展建言獻策。

  海外華文文學新空間

  近年來,隨著華僑華人在海外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海外華文文學創作也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作為海外華文文學中的重要一脈,新移民文學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環境中開創出了一個嶄新的文學空間,為海外華文文學的發展不斷蓄力。

  回顧海外華文文學發展歷史,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后,學界才開始關注中國大陸以外各國、各地區用漢語書寫的華文作家及其作品,到現在40多年時間。其中,新移民文學在21世紀初期開始嶄露頭角。得益於2002年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的世界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國際新移民華文作家有機會聚集一起,初具規模,並於2004年在美國鳳凰城注冊成立筆會。

  赴美打拼創作的美籍華裔作家、國際新移民華文作家筆會會長盧新華,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將新移民文學的出現形容為一支“中國當代文學在海外異軍突起的新軍”。他認為,近年來國內外專家關於新移民文學的研究對推動新移民華文作家的創作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此次,“新”也成了第六屆國際新移民華文作家筆會暨新移民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的關鍵詞,集中展現了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出現的新現象,顯示了新移民文學研究隊伍的新前景。會上,國際新移民華文作家筆會創會會長和美國華文作家少君就“海外華人文學新生代”發言,匈牙利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張執任就“匈華文學的新氣象”發言,在座的新移民華文作家和國內學者也紛紛發言,開展了多方面、多維度的學術交鋒。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院特聘教授錢虹評價這次研討會:“此次第六屆國際新移民華文作家筆會暨新移民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是對至今熱度不減的海外華文文學和新移民文學的創作與研究成果的交流與檢閱。”

  漢語寫作中的精神還鄉

  現今,海外華文文壇中的新移民文學板塊出現了一大批頗具影響力的作家,包括嚴歌苓、虹影、張翎、盧新華、陳河、陳謙、方麗娜等華文作家。他們雖然是在海外進行創作,卻將華僑華人經歷與漢語寫作相結合,以獨特的視角為讀者帶來別具一格的文學體驗。

  “新移民文學是海外華文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兩者又有不同。”錢虹表示,新移民文學,主要是以改革開放以后陸續跨出國門或求學、或定居、或入籍於世界各國的“新移民作家”為主體,用母語所創作的文學作品。他們這一代新移民作家所創作的文學內蘊、作品主題、人物形象、藝術風格,顯然與上一代華文作家有著極大的不同。

  而這個不同在盧新華看來,則是源於新移民作家擁有的一個能夠觀看中國的新視角。“‘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我當初選擇出國留學便是源於蘇軾的這首詩。我覺得我需要換一個角度來認識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盧新華在接受採訪時說,“我選擇用漢語寫作,既是因為心系中國社會的變化,同時對於我本人來說也是一種精神還鄉。”

  同樣,在海外生活的經歷也是新移民作家創作的寶貴財富。盧新華在採訪中談到了旅美經歷對他創作的深刻影響。“我先是留學,繼之打工,蹬過三輪車,賣過廢電纜,做過金融期貨,也曾在賭場發過牌。踩三輪車的經歷幫助我體悟到了‘放手如來’的重要性,並寫下了長篇小說《細節》和《紫禁女》。而賭場發牌的經歷讓我明白財富如水,一枚枚的籌碼便是一滴滴的水,一摞摞的籌碼是一汪汪的水,一桌的籌碼便是一個荷塘,一個賭場的籌碼則是一個湖泊。”

  多元文化的融合與傳承

  20世紀上半葉,巴金、老舍、徐志摩、艾青、錢鐘書等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都曾經留學海外,將從外國文化中借鑒到的精華帶回國,形成獨特的文字風格。之后,有機會在海外居住、工作、留學的華僑華人,則在華文文學創作路上走得更加堅定,逐漸聚集起一批在異國他鄉直接以母語創作、直接在外發表作品的華文作家。

  一來一往間,他們不僅將華僑華人在外的經歷體現在字裡行間中,同樣也充當了多元文化的記錄使者。

  “華僑華人作家的文化意識愈發呈現一個趨勢,即從文化疏離到文化趨同。華僑華人作家浸潤其中,汲取西方文學養分,以西洋風融中國情,以他鄉納漢魂,為世界呈獻出不少堪稱一流的華文作品。”錢虹教授以旅法作家呂大明舉例,稱其散文的與眾不同在於擁有一種中西薈萃、精致典雅的文化散文,其中飽蘸著東西方文化融會貫通的深厚底蘊與文學藝術的豐富學養,既有國學的精深根基,又兼西學的豐厚底蘊。

  東西文化的交融一直是海外華文文學的一大特點,而基於此,新移民文學又有著怎樣的發展空間呢?盧新華表示,“新移民華文作家們游走於東西方文化之間,視野開闊,新移民文學也有方興未艾、水漲船高之勢。總體上來看,海外新移民文學或華文文學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繁花似錦的景象。而這種發展趨勢勢必也會反作用於中國當代文學,讓它更上層樓,在文化層面不斷地為中國社會注入新鮮的活力,推動國家的進一步改革開放,屹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責編:單芳、陳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