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

在海外守護中國瑰寶(行天下)

2019年11月14日14: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嚴嘯建

  郭紅鬆繪

  大英博物館

  邱錦仙工作的東方古書畫修復室

  想近距離接觸一下邱錦仙大師及她的工作環境是件不容易的事。

  邱錦仙是英國大英博物館高級古書畫修復師。這行業很“小眾”,卻有很多國家政要專門去見她。提起她的名字,中國人了解的並不多,西方人知道的卻不少。我最早也是通過海外媒體的介紹文章,才結識了這位在全球博物館行業聲名遐邇、被譽為“海外中國古畫修復大師第一人”的傳奇人物。

  中國游客越來越多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著名博物館。目前館藏珍品1300多萬件,其中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現對外公開展示有2000多件中國文物,還有大批歷史久遠的文物藏品並未能公開於眾。除了場地和空間的諸多限制,更主要還是很多珍品早已破舊不堪,不修復整理亦很難再見天日。而對這些價值連城的瑰寶修復,是一項極為審慎而又耗時冗長的工程,非技藝特別精湛者而難以勝任。

  據英國旅游部門統計,近十多年來,來自中國的旅行者越來越多。中國人紛紛走出國門,去世界各地休閑度假已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成千上萬的中國旅游者在抵達倫敦之后,十有八九都會將大英博物館列入首選旅游地。很多人甚至一泡就是一整天,流連忘返。

  一位在牛津從事生物研究的華裔教授曾不無感嘆地對我說,大英博物館不自覺地已成了我們在海外最具影響力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就是一部歷史書。溫故而知新,反思而明理,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或一個家庭與個人,首要自強,圖謀自立,方有自信。這從主展廳每日都大量出現的那些絡繹不絕的中國旅行者的表情上,都不難找到這種解讀。

  大英博物館始建於1753年,位於倫敦新牛津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是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博物館。穿過恢弘的廣場前中廳大道,走過博物館熙熙攘攘的正廳,沿西樓梯繼續下行,通過安檢之后,才算真正進入了神秘的大英博物館半地下的館藏重地。邱大師工作了30多年的東方古書畫修復室,就坐落在一個靜謐的小花園中。

  開水洗舊畫

  初見邱錦仙女士,這位在大英博物館擔綱古玩修復第一師,也被稱為“天下無二,身懷絕技”的高手,是一位和藹慈祥、質朴的中國女性。她是上海人,若是走在上海街頭,你不會覺得她和那些普通的中國老太太有何兩樣。隻有在握起她的手時,你才會感受到大師的特別氣場。那雙神奇的手,使你油然而生一種崇敬和仰望。亞洲部主管喬安娜女士向我講起了三十多年前發生在大英博物館的一件趣事。

  1987年聖誕節的前兩天,原在大英博物館任中國藏品部研究員的韋伯教授,正苦於面對館藏古畫保存和修復的困境,無意間聽聞上海博物館有位女古畫修復師正在倫敦一位古董商家中小住,於是設法找上門來。

  邱錦仙仍能清晰地記起那次應約走進大英博物館的情景。“我當時心懷忐忑。”面對這位表情怯生、不諳英文的中國女性,館裡很多專家學者初始也不把接待她當件什麼事。時任大英博物館東方部主任羅森,只是禮貌性招呼一下,便就隨手選張有過火燒遭遇的傅抱石舊畫,說是請她“號號脈”,對這一類畫究意如何修復為妥。

  邱錦仙默默地端詳了好一會,又用指甲輕剔了幾下畫卷,在確定無誤這是一幀絹本畫后,便招呼陪同的人給她燒壺開水。等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邱錦仙要做什麼時,那一壺滾燙的開水已潑到畫面上。

  面對瞠目結舌的眾人,邱錦仙很淡定,她用排筆在畫卷正面揮洒開水的同時,又用層疊的宣紙慢慢吸水拭干,不斷反復而至,直到膠水與畫面漸漸分離。平常掉根針都能聽到響的修復室,這天起了不小的嚷鬧,工作人員都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圍觀上去。那是他們第一次看到中國人用這種方式修復舊畫。“其實,他們根本沒指望我能修復好那幅傅抱石的殘卷,只是考考我究竟有什麼路子。”邱錦仙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只是淡淡一笑。

  “開水洗舊畫”這一事件,震驚了大英博物館館長。那張傅抱石舊畫的完美修復,也徹底征服了大英博物館的諸多同行。館方當即向邱錦仙提出,希望她能留在大英博物館,幫助搶救館內文物中大批古書畫藏品。大英博物館求才心切,甚而直接通過外交部給邱錦仙申請特別工作許可。

  沒曾想,這一次倫敦行,與大英博物館的一次邂逅,就此改變了邱錦仙的一生軌跡。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寶

  邱錦仙最初接手這份“中國古畫修復師”職位,內心其實是矛盾的。一方面,她為自己能被大英博物館聘請而心生自豪﹔另一方面,當她看到在庫房裡,成箱成箱破損嚴重的中國古畫與唐卡,還有數百片團成硬塊的敦煌絹畫,就那麼雜亂堆積在那裡,暗無天日了百多年,她又為此內心糾結,甚感心痛。每當手指輕觸到那些曾經是多麼璀璨的中國古典藝術作品,她總感覺指尖有種觸電般麻酥,她的眼眶總是要模糊好一陣才轉而清晰。

  邱錦仙在大英博物館度過的30多年時間裡,共修復了300多件瀕臨毀滅的古作珍品,1000余幅館藏中國古畫經她妙手回春,才第一次有了向眾人展示的機會。假邱錦仙之手修復后的《女史箴圖》,2014年再次公展成了轟動新聞,現永久陳列於博物館91號室,已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如果我不做,很多價值不菲的畫可能就毀掉了,或者永遠也不能再現世人了。我就想多修復幾幅畫,這樣可以供各國學者研究,也可以讓更多游客了解我們中國曾有過的輝煌而燦爛的歷史和文化。”邱錦仙這樣對我說。

  邱錦仙在英國守護中國瑰寶30余年,在古畫修復生涯裡也創造了無數個第一。她挽救了為數眾多的流失海外的中國文化珍品,被業界公認是“將中國書畫裝裱技藝帶入歐洲的第一人”。大英博物館第一次專為一位中國人量身設置了“中國高級古畫修復師”這一職位。

  邱錦仙一生從事著修復還原並延長古書畫珍品藝術生命的工作。在整個採訪中,邱錦仙最多的感慨就是:“這麼多館藏瑰寶,本屬於中國。它是中國的文化遺產,隻要它存在,這是誰都無法改變的認知。身為炎黃子孫,我們沒理由不去維護好它,保藏好它。”跟著邱錦仙學藝多年的英國徒弟告訴我,邱大師本人就是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寶。

  (嚴嘯建,旅英作家,安徽繁昌人,著有《英倫漢學家》《苦旅》《小城三作家》《風燈》等作品,曾獲馬來西亞第三屆世界華文小說“花蹤獎”。)

(責編:單芳、陳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