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

古老宮廷的消暑法寶

周 乾
2019年08月02日10:49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清宮用柏木冰箱

  明萬歷藍琉璃釉竹節方冰箱

  清乾隆御制款掐絲琺琅冰箱

  博覽薈

  正值“三伏天”,這是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最炎熱的一段時日。炎炎夏日,現代人多通過冰箱來獲得冰爽可口的飲品或食品。在我國古代,有沒有具有制冷效果的冰箱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國古代冰箱源於冰鑒。“鑒”是盒子,“冰鑒”就是存放冰的盒子。古人為了保鮮食物,很早就學會了藏冰技術。每年冬天,都有專人負責採冰、藏冰,以便在來年夏天放入特定的盒子中,用於制冷。如古籍《周禮·天官·凌人》載有“凡外、內饔之膳羞鑒焉”,意思即各種牲肉和美味的食物都放在冰鑒中防腐。又如宋代詩人蘇軾在《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皇太后閣》之三中寫有“水殿開冰鑑(鑒),瓊漿凍玉壺”,意即使用冰鑒來獲得涼爽的美酒。紫禁城是明清帝王執政與生活的場所,帝王在夏天有多種避暑納涼措施,冰箱就是重要的“道具”之一。與現代冰箱不同,紫禁城的冰箱不僅綠色環保、無噪音污染,而且有著很好的制冷效果,不僅能冷凍食物和飲料,還可以為房間制冷,猶如空調一般。

  故宮珍藏的古代冰箱之一,是明萬歷藍琉璃釉竹節方冰箱。這隻冰箱約60厘米見方,呈上大下小的斗形,壁厚約3厘米,周圈中部及下部各設箍一道,起到裝飾的效果。蓋板厚約5厘米,板上有4個四個銅錢狀的開孔,用於冷氣排出。冰箱底部有個圓眼,用於排水。炎熱暑期,宮廷服侍人員將冰塊放入冰箱中,蓋上蓋板。冰塊在其中慢慢融化,冷氣由蓋板的開孔逐漸散發到室內,而冰融化的水即由底部的孔中流出。冰塊化盡之后,倒出冰水,再換冰塊,如此反復,室溫恆涼。這隻琉璃冰箱豪華精美,與宮廷建筑內部陳設特征較好融合,且隔熱效果良好,是宮中必備的制冷和避暑設備。

  還有一隻清宮用柏木冰箱,為上大下小的斗形,平面尺寸約為90厘米見方,高約82厘米,內壁四周包鑲有鉛皮一層。冰箱底板正中有小孔,中間高度設架空擱板一層,頂部有蓋板,蓋板上開設銅錢紋的通氣孔。從材料上講,柏木和鉛均為較好的冰箱制作材料。柏木木質厚實,遇水不易爛,不會發黑,且散發出一種有利於安神補心的香味。鉛為材質較柔的一種金屬,易於加工,能夠與柏木箱的內壁緊密連接。而且鉛的防水性能非常好,還具有較好的防腐功能,覆蓋在柏木箱的內壁,可防止冷氣腐蝕木材。從功能上講,柏木冰箱兼有冷藏水果和降溫室內的雙重效果。冰箱內架空擱板上面放夏令水果,如西瓜、荔枝、葡萄等,擱板下面則放冰塊。冰塊融化時產生的冷氣,一方面可使水果降溫,帝王取之食用,能消暑解渴﹔另一方面冷氣從蓋板的銅錢紋開眼冒出,充溢室內,可達到降溫效果。融化的冰水則可通過底部正中小孔流出,下有預留的水盆接住,有利於冰塊的長期使用。此冰箱造型簡潔,設計巧妙,實用性強。

  清乾隆御制款掐絲琺琅冰箱也別具一格。這隻冰箱由箱體與箱座兩部分組成。箱體為木質胎底,裡面鑲嵌一層鉛皮,外表面則採用掐絲琺琅工藝。冰箱高45厘米,上下均為正方形平面,呈口大底小的的斗形,重量達102公斤,不易搬動。冰箱的外表紋飾精美,露在表面的五面為纏枝寶相花紋,箱底部為冰梅紋飾。蓋的邊緣飾以鎏金,陽刻楷書“大清乾隆御制”六字款。箱座為紅木,四角包鑲掐絲琺琅並飾以獸面紋,造型與工藝同樣別致、精細,與安放其上的冰箱渾然一體。冰箱底部一角有一個小圓孔,為冰化時泄水之用﹔蓋面有二錢紋孔,冰塊放入箱內時,可通過錢紋孔散發冷氣。箱子的兩邊是四個提環,做成雙龍戲珠形,美觀堅固。這隻冰箱不僅是精美的陳設品,而且具有極其重要的實用價值。在夏季,冰箱內置入冰塊,通過冰塊的融化吸收熱量,並將冷氣通過蓋板的孔散發到室內,起到“空調”的效果,有利於防暑降溫。

  盡管與現代高科技、現代化材料的冰箱相比,紫禁城宮廷冰箱較為簡單、古朴,但是其制作簡單、結構合理、經久實用,能實現冷凍食品及“空調”降溫的效果,這無疑是古代工匠智慧的反映。

  (作者系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責編:單芳、陳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