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

像保護家人一樣保護紅軍(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何 勇 申智林攝影報道
2019年06月28日09: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彭家祠堂,褐色的老木房子靜默佇立(見圖)。6月25日,湖南省綏寧縣黃土礦鎮同樂村村民圍在堂前,講述紅軍的故事。

  “就是在這裡,賀炳炎將軍在手術中被鋸掉了右臂。”村民袁均尾指著一角說。一塊木門板架在兩條長凳上,就是當時的手術台。沒有麻醉,沒有手術器械,牆上挂著的木工手鋸,無言地訴說那個驚心動魄、震撼人心的手術場景——在約兩個小時裡,血肉,在鐵鋸條下一絲絲撕裂﹔毛巾,被緊咬的牙關一點點磨爛……

  1935年12月,紅軍部隊到達綏寧時與敵人交戰。槍彈如雨,紅五師師長賀炳炎多處負傷,右臂被炸得血肉模糊。他被抬到了設在同樂村彭家祠堂的臨時戰地醫院,在缺醫少藥的條件下,做了截肢手術。

  袁均尾的父親盛芳珍是紅五師通信兵,尾椎骨被打穿,也在此救治,目睹了賀炳炎的手術過程。這一幕,當地百姓同樣看在眼裡,他們為紅軍戰士的驚人意志所震撼,更為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所折服。淳朴的百姓決定,要像保護家人一樣,保護戰場上受傷的紅軍。

  此后,紅軍部隊向武陽轉移。盛芳珍等21名戰士因受傷嚴重不能行軍,被托付給當地老百姓。村民彭華崇冒著生命危險,把盛芳珍藏在家裡,收養為第三子。

  “后來國民黨抓壯丁,三丁抽一,彭華崇爺爺想把自己孩子送去。”袁均尾說。最終,在其他村民幫助下,彭華崇把盛芳珍過繼給表親袁子桐,保全了這名紅軍戰士。

  “我父親從姓盛,到姓彭,再改姓袁,最終在鄉親們的保護下,活了下來,2012年去世。”袁均尾感慨。

  長征期間,僅湖南郴縣游擊隊和中共宜樂工委就安置紅軍傷病員700多人,紅軍有的被鄉親認作兒子,有的被當作女婿,躲過敵人瘋狂的搜捕。

  看似,原本非親非故,終至骨肉之情﹔其實,原本即是一家,方有魚水情深。

(責編:單芳、陳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