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文化藝術

黃有為作品《莫高窟321窟飛天》

2019年06月18日15:56 | 來源:光明網
小字號

  黃有為,又名黃河,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當代著名畫家。黃有為堅守敦煌近40年,專注於敦煌壁畫的臨摹研究和藝術創作,尤擅長敦煌壁畫中的尊像畫,如佛像、菩薩、飛天等。

  黃有為

  飛天是佛教藝術中最生動活潑的形象。飛天出自印度,隨著佛教的東傳,他們沿著絲綢之路,飛越千山萬水,來到中國安家落戶。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有飛天。一千余年間的敦煌飛天由於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等變化,姿態意境、風格情趣都在不斷地變化。

  黃有為作品《莫高窟321窟飛天》

  黃有為的飛天,多以唐代飛天為藍本。唐代是敦煌飛天的鼎盛時期,形象達到了最完美的階段,是完全中國化的飛天。詩人李白詠贊敦煌飛天仙女詩:“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空。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

  黃有為筆下的“飛天”,有的舞蹈,有的散花。有的腳踏彩雲徐徐降落﹔有的倒懸雲中,擊鼓吹簫﹔有的手捧蓮蕾,直沖雲霄﹔有的圍繞寶蓋,相互追逐環繞﹔有的反彈琵琶,靈動優美﹔有的並肩遨游,舞帶隨風悠悠漫卷。他在線條的運用上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表現方式,曲直結合,復雜多變,具有十足的藝術張力。而在對於背景的處理上,他運用高純度、強對比的色彩,反復的渲染皴擦,色彩滿壁呼應,形成音樂般的節奏感,確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之感。

  黃有為作品《敦煌飛天》

  黃有為作品《敦煌飛天》

  黃有為作品《敦煌莫高窟飛天》

  黃有為作品《敦煌飛天》

  在創作的過程中,黃有為通過個人的藝術轉化,將當今國泰民安,蓬勃向上的時代民族精神凝聚在筆尖,描繪在每一幅作品中,畫面呈現出一種和諧優美,包容向上的時代精神,呈現當代藝術家對敦煌藝術的研究與轉化,繼承與升華,也是藝術家個人審美理念的高度升華和藝術理想的集中體現。

  敦煌飛天,經歷了千余年的歲月,展示了不同的時代特色和民族風格。黃有為的飛天在傳承的基礎上加入的新的藝術血液和時代面貌,傳統文化就是如此一代代傳承創新,才得以保持永恆的生命力,持續向前發展。正如敦煌研究院原院長段文杰先生在《飛天在人間》一文中說:“她們(飛天)並未隨著時代的過去而滅亡,她們仍然活著,在新的歌舞中,壁畫中,工藝品中,到處都有飛天的形象。應該說她們已從天國降落到人間,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不斷地給人們以啟迪和美的享受。

  附藝術家簡介:

  黃有為,又名黃河,1962年出生於四川成都。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現為中國敦煌佛學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甘肅分會會員,甘肅省國畫家學會會員,敦煌藝術研究會理事,敦煌畫院特聘畫家。

  1980年以來多次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學習壁畫﹔1984年為敦煌研究院莫高窟美術公司畫家﹔1994年敦煌壁畫臨摹作品57窟美人觀音和45窟塑像畫被敦煌市政府贈送日本政府收藏,得到了極高的贊揚﹔1995年在敦煌市博物館舉辦敦煌壁畫系列展覽,一舉成名﹔1998年出版畫冊《敦煌壁畫藝術黃河畫集》在全國各大書店發行﹔1999年敦煌壁畫系列絹畫作品在台灣展出受到好評﹔2013年作品榆林窟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莫高窟57窟美人觀音菩薩入選“中國輝煌”大型歷史檔案文獻,成為學術性極強的文獻參考﹔2015年創作《舞樂圖》入編中國報道《中華英才》﹔2016年敦煌壁畫作品《反彈琵琶》、《水月觀音》入選“輝煌中國夢文化藝術卷”。

(責編:單芳、陳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