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

靳月英 祖孫四代綠太行

楊 倩 王漢超
2019年06月11日09: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靳月英(中)帶著家人和造林隊在綠化荒山。

  資料照片

  最早綠化的山頭。

  霍亞平攝

  靳月英老太太96歲了,她帶領兒孫35年種下的樹,爬滿8架山19面坡。那是他們一捧一捧摳土填坑種出來的20多萬棵樹。

  當年的河南淇縣魚泉村,放眼盡是荒山禿嶺。太行本就陡峭,石多、土少、缺雨、漏肥、蒸發量大。魚泉一帶是石灰岩構造,“種草草不長,栽樹難乘涼”。靳月英1984年退出村委婦女主任崗位,她是老烈屬,擁軍模范,那年從北京開擁軍模范會回來,她就跟兒子說要進山去種樹。

  兒子當然不理解,山是禿的,石頭橫著長,樹吸不著水,扎不下根,別人種不活,偏偏你能?直到今天,人們還會反復追問,老太太種樹的初心到底是啥?

  那一年,老太太沒有說動兒子﹔自己挂著水葫蘆,揣著干糧,扛著镢頭上山了。她不識字,可她去過山外,住的地方是綠的。路兩邊是綠的,國家號召綠化荒山,可家門口就是荒山。老太太人不在崗了,心卻閑不住。

  真要把樹種活,談何容易?樹是春天栽,秋冬她就刨樹坑。石多,她就把亂石刨鬆碼成圍堰。土少,她就背著籮筐從石縫裡摳,再一把把填進坑。荒山沒樹蔭,就干晒硬淋。雨雪來了,她用毛巾纏住額頭,不讓水往眼睛裡淌。太行山冬天風大,她隻好跪著干,趴在地上挖。太陽下山了,她頂著月亮干,月黑天就摸黑干……

  次年開春,老人賣掉牲畜,換來200多株側柏苗,精心栽種進挖好的280眼樹坑裡。那年又逢干旱,樹坑土都晒焦了,老天爺就是不掉雨滴。靳月英不停從山下挑水,她年紀大,一趟隻挑得動30多公斤。山崖難攀,往往70多度陡坡,腳一滑人翻水洒,桶直拋出好遠……

  荒山禿嶺,別無他人。“委屈得我直哭”,老太太回憶:“哭一會我就不哭了。還不是你自己要種樹!”她還記得戰爭年代唱過的歌:“能上山,能開荒,男女老少過時光,大家都有福享。”上山、開荒,當年盼的不正是這樣的日子嗎?

  為過上這日子,共產黨人在山上流過多少血!1942年她19歲,丈夫馮青海加入八路軍武工隊,她加入婦救會。縫軍鞋,她把棉褲裡的棉花掏出來,縫進軍鞋裡,自己棉褲裡塞的卻是干草。1947年3月,丈夫在掩護撤退戰斗中犧牲,子彈從右肋穿出前肩。那時,兒子馮小鎖才8個月……

  丈夫掩護的人中,就有曾擔任過林縣縣委書記的楊貴。楊貴后來帶領林縣修建了紅旗渠。靳月英為此曾對楊貴說過:“青海為你犧牲,他死得值。”靳月英沒上過學,但她在農村修渠造田,割草撿糞,賣掉棺材捐資助學,得過百余項榮譽,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接見。種樹吃些苦,她擦擦淚就過去了,該干接著干……

  那個大旱之年,她竟然種活了170多棵柏樹。老太太大受鼓舞,更加起早貪黑。有天晚上,左等右等不見娘回來,小鎖進山找,發現靳月英摔折了胳膊,起不來身﹔待傷好些,她就又急著進山﹔拗不過,又放不下,小鎖孝順,干脆陪母親去種樹……

  兒媳婦有次去送午飯,那是個三伏天,遠遠看見婆婆枕著扁擔睡著了……樹蔭下都熱得難受,何況老人還堅持在山坡勞作!兒媳很感動,領著兒女們也加入了栽樹行列……

  靳月英守寡,獨子小鎖生了兩兒三女,老太太給起的名字多是“樹香”“樹青”等,盼著太行山被樹染綠。荒山越種越綠,一家人勁頭更足。他們把北山種滿,又渡過水庫去種南山。靳月英年紀更大了,挑不動大桶水,就半桶半桶往山上提﹔使不動大镢頭了,就讓兒子打了把老太太用的小镢頭……

  靳月英在山上砌了座石屋,刮風下雨就吃住在那裡﹔小鎖退休直到去世,始終陪在母親身邊種樹護林……他焊了條鐵船,人們常見母子倆載著樹苗,涉水進山﹔后來,他讓母親回去,自己住進母親住過的石屋裡。

  重孫子馮超自打出生,就記得一家人天不亮就把牲畜糞便擔到河邊,一船船運過岸,扛上山,再一捧捧埋到樹下。糞不夠還走街串巷去拾。他們家常找不見人,有時候,部隊的人來看望靳月英,老太太正在山裡種樹﹔部隊官兵就進到山裡,跟著他們干上一天活。

  被老太太感動,村裡有13人陸續加入進來,縣林業局也組織了20余人的護林隊。每逢下雨,別人往屋鑽,他們往山上沖,趁著雨水栽樹好活。1994年,國家啟動太行山綠化工程。1995年春,淇縣號召干部群眾“向靳月英學習,向太行山宣戰”。當年22萬人的淇縣,每天出動10萬人義務造林。那時人們才知道,照靳月英家的方法,一個壯勞力一天才能挖兩個樹坑。

  粗算下來,老太太一家,開了8架山19面坡,開發出110多公頃的山地,栽種了21萬株的綠化樹和2.2萬株的經濟林木,搬運的石頭足以裝滿萬輛卡車。

  一分種,九分管,滿山綠意背后的艱辛,少有人知。

  馮超如今已是魚泉村所在黃洞鄉的副鄉長,主管扶貧。他帶鄉親上山種花椒、種核桃﹔不少人家每年單花椒就賣數萬元。靳月英身體康健,一有體力還喜歡上山。曾有騎行的隊伍遇見90多歲高齡的她還在忙著摘花椒,手指靈活得“像彈鋼琴”。

  35年,柏樹苗從筷子粗到望不見梢,一家人“螞蟻啃骨頭”般改變了大山的面貌。這應是靳月英19歲時和丈夫憧憬過的日子:“能上山,能開荒,男女老少過時光,大家都有福享。”

(責編:單芳、陳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