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

田守堯:少年從軍 英勇獻身(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2019年03月18日09: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新華社電 (記者鮑曉菁)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王洪村的抗日山烈士陵園,田守堯烈士就安葬在這裡。

  田守堯,原名田作龍,1915年生於安徽六安縣新安集(今六安市裕安區新安鎮)田家墩一個佃農家庭。1930年4月,加入六安八區四鄉少年先鋒隊,次年參加六安河西農民暴動。1932年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25軍交通隊政治指導員。1934年11月參加長征,進入陝南,參加庾家河戰斗,后任第225團營長。1935年4月被選為中共鄂豫陝省委常委,參加創建鄂豫陝蘇區的斗爭。到達陝北后任紅15軍團第78師師長,先后率部參加勞山、榆林橋、直羅鎮、東征、西征等戰役。西征回師途中,他抓住戰機,指揮部隊攻克安邊、鹽池兩縣城,受到彭德懷的嘉獎。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田守堯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第687團副團長,參加平型關戰役。1938年春,任第687團團長,參加晉東南反“九路圍攻”,在張店阻擊戰中,指揮部隊勇猛善戰,出色地完成了阻擊任務。1939年后,田守堯任第344旅副旅長、八路軍第2縱隊新編第2旅旅長、第5縱隊第2支隊司令員。1940年奉命率部南下華中支援新四軍,參與創建蘇北抗日根據地。

  1941年皖南事變后,田守堯任新四軍第3師第8旅旅長,率部在鹽阜地區開展游擊戰爭,多次進行打擊海盜、土匪、偽軍和封建會道門的戰斗,成功地指揮了鄭潭口和響水口戰斗,表現出一個高級指揮員的優良素質。在艱苦的斗爭環境中,他善於團結干部和密切聯系群眾,重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1943年初,田守堯與新四軍第3師參謀長彭雄等一批干部赴延安學習。3月17日,在贛榆縣九裡鄉小沙東海面與日軍巡邏艇遭遇,與敵展開激戰,腿部負傷后仍頑強堅持戰斗。彭雄犧牲后,他果斷指揮大家涉水上岸,並以重傷之軀為同志們開路,最后壯烈犧牲,年僅28歲。

(責編:陳悅、單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