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

喚醒沉睡的古書

劉新吾攝影報道
2019年01月31日09: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許彤在平整噴濕的古籍。

  工作中的許彤。

  何 超攝

  用鑷子清除古籍上的雜物。

  鑷子在指尖輕拈著,游走於殘損的宣紙,紙屑被層層揭起。51歲的許彤坐在大方桌的正中間,埋頭伏案。她一邊撥弄著案板上泛黃的碑帖,一邊用毛筆蘸上糨糊,粘補書頁上的虫蛀缺口。在她的巧手慢工之下,“病入膏肓”的古籍“煥發新生”。

  回憶起第一次修復古書時的情景,她至今記憶猶新。“道光年間的刻本,53頁的線裝書,補了一個月。”談及那次修復,許彤頗有感觸。“手都在發抖。”

  為最大程度地還原古籍風貌,古籍修復要做到“修舊如舊”。修補,需要紙張。而所有工序裡,最難的恰恰又是配紙。許彤說,修補用的宣紙,需要紙張材質、厚度和顏色相近。如此一來,修復者常常要自行調色、染色。

  “慢工出細活,急不得。”在案台前,許彤一坐就是大半天,由於工序繁瑣,忙活一天,有時僅能修補一頁。配紙、修補需要精細,拆書也不省事。古書分為線裝、包背裝、蝴蝶裝等裝幀方式,碑拓也有經折裝、冊頁裝、卷軸裝等裝訂形式。拆得不好,很可能會對其造成破壞,增加修復難度。接下來,噴水、壓平、裝訂成冊,仍舊是對技術的考驗。

  百年無殘頁,故紙有遺香。如今,由許彤參與創立的重慶古籍修復中心引進了現代化的設備。在“修書匠們”的手裡,“起死回生”的不光是沉睡的古書,更是殘卷中的文化記憶。

  本版制圖:蔡華偉

(責編:陳悅、單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