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鄉村振興

綠水青山陽城美 金山銀山萬民歡

2019年01月30日09:51 | 來源:人民網-圖片頻道
小字號

“悠然陽城,康養勝地,美麗的遇見在這裡!”“在這裡,空氣就是良藥,呼吸就是治療!”

近年來,這些頗具魅力和磁性的廣告語從南太行的沁河岸邊飄向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猶如一支動人的旋律,撥動著人們的心弦。

山西陽城,一個坐落在煤堆上的內陸小城,在全域旅游的綠色清風吹拂下,迎來了令人欣羨的變遷。

曾經“一煤獨大”的經濟格局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遍布城鄉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工業基礎薄弱,又無大城市依托,九成以上是農業人口的陽城,憑著身邊的好山好水,趟出了一條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往日外出打工的農民掀起了返鄉創業潮,曾經沉寂的土地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從各具特色的農家樂到風情萬種的田園綜合體﹔從產銷挂鉤的訂單農業到搶灘網絡的現代電商經濟,陽城農民耕耘在綠水青山中,收獲著金山銀山,腰包漸漸鼓起來了,生產生活方式發生著深刻的改變,新時代農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洋溢在一張張淳朴而自信的臉上。

潛心種“風景”,讓綠色產業興起來

深秋的次營鎮賽村,一棟棟銀色的大棚鑲嵌在山坳裡的層層梯田裡,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從開春到現在,天天都在大棚裡忙碌著。”喂養完最后一季的晚秋蠶,村民王採紅又忙著在大棚裡加料、收蛋了。她拍了拍身上的灰塵,高興地說,她建的5個大棚,一年可養三四季蠶,收入10萬元,喂養著3000隻雞,怎麼也能掙個二三萬元,加上她還開辦了家庭農場,一年下來,刨去各類成本,純收入能達到15萬元。

賽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區,長期以來,村民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辛苦一年也掙不下幾個錢。從2010年起,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村民們開始了規模養蠶之路。

村黨支部書記上官鳴放介紹說,以往大伙缺乏市場經濟的眼光,土裡刨食,出力不小,收獲不多。這些年來,我們響應縣裡發展全域旅游的號召,把種植結構和鄉村旅游結合起來,大力推行農業供給側改革,在全縣率先推行了“一棚兩用”技術,成為大棚養蠶的專業村。現在全村共有140多棟大棚,僅此一項全村年收入達到300多萬元。

和賽村一樣,全縣各地紛紛在農田裡“種風景”,“市場農業”、“有機農業”方興未艾,遍地開花。駕嶺鄉連片種植富含稀有元素硒的“紅苗谷”,漸成氣候。今年他們把高品質的小米打到了北京,成了首都市民搶購的“香餑餑”。演禮鄉柵村村把200畝農田打造成風情浪漫的薰衣草庄園。過去平凡的土地,成了人們向往的花園,獲益匪淺,今年共創收60萬元。芹池鎮游仙村,前些年培育起來的千畝花椒林成了氣候,全村僅此一項,一年收入500多萬元。村民谷豐高興地說:“干部有眼光,這件事干對了,老百姓可發財了!”

“把種農田變為種風景,讓美麗風光變身美麗經濟”。陽城南部山區風光旖旎、獨特,山、水、石、樹、房,錯落有致,相映成趣,構成豐富的意象,可謂是“抬頭便是景,舉步如畫來”。著名的山水畫家李小可認為這裡是全國不多見的最易入畫的地方。去年以來,橫河鎮、董封鄉主動出擊,以畫為媒,發展美麗經濟,吸引北京、山東和河南的書畫藝術家和文創企業落戶陽城山區,相繼在中寺村創辦了“李小可書畫創作藝術基地”,在勸頭村辦起了“如畫橫河藝術基地”,在董封鄉創辦了“李圪瘩書畫藝術基地”。一年多來,先后有15000多名全國各地的書畫藝術工作者和院校師生,走進陽城的大山深處寫生創作,不僅將一幅幅“陽城山水畫”帶進了國展、省展,而且帶來了近百萬元的經濟收益。

圍繞市場越來越旺盛的綠色需求,一批市場化的農字號龍頭企業應運而生。以當地農副產品為原料的征弘食品有限公司,搭上網絡銷售的快車越做越大。去年“雙十一”,一天的網上銷售額便突破了一個億。而位於縣城北部的町店鎮孔家村農民孔向東,利用當地生產的優質紅薯,搞粉條加工,生意火爆。產品不僅走進了各大超市,而且加盟了電商平台,在網上賣的很火。

據了解,近年來,陽城先后建成特色農業專業村210個,建成休閑農業示范點64個,被評為“中國綠色小米之鄉”,“中國山萸之鄉”,“陽城蠶繭”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著力改環境,讓鄉村大地美起來

在潤城鎮的上庄村,古朴的河街旁,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蒼勁的百年白皮鬆掩映雄偉的深宅大院。漫步在村裡的大街小巷,處處清潔干淨,井然有序。

幾年前,上庄還是一個垃圾遍地,雜亂無章的破敗山村,生活環境非常差。

從2014年開始,陽城縣實施了“田園城市,美麗鄉村,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發展戰略,美麗鄉村建設節節推進,縣財政每年拿出3000萬元,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村村配備了保潔人員和垃圾清運車,推行了“戶分類、村收集、縣鄉村集中轉運處理”模式,基本實現了垃圾不落地“全覆蓋、常態化,長效化”。經濟發達的村率先實行了垃圾減量化、分類處理。“廁所革命”全面鋪開,水沖式、景觀式全面取代旱廁。同時,全縣農村大力推廣清潔能源,8.5萬戶32萬人口用上了煤層氣,實施了“一城七鎮”集中供熱工程,覆蓋人口達22萬人,開全國之先河。全縣因此拆除各類鍋爐12000多座,依法取締“散亂污”企業73個。全縣農村“四好公路”建設鋪開了150個項目,投資達11億元。在此基礎上,集中建設了“一帶一廊一園四區”。田園城市的綠道、中國農業公園的福道和農業庄園休閑憩道,環繞村舍,縱橫山水,將鄉村美景串珠成鏈,連為一體。

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不僅使農村美起來,而且為發展鄉村旅游,促進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庄村正是在這一基礎上,積極挖掘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建成了“天官王府”4A級景區。外地的游客涌來了,村民們有錢掙了。村裡辦起了農家樂20多家。村民李小胖把自家的房屋改造后開辦了“王府八八宴”農家樂,主打潤城拉面和八八宴席,年收入達到30多萬元。

大自然賜予了橫河鎮優美的風光資源,但過去卻是“鎖在深山人未識”。這些年縣、鎮、村三級合力整治,鎮區環境顯著改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成為一個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的民宿、飯店、農家樂猶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曾經閉塞的桑園村隨著橫邵公路的開通,成為旅游熱點,迷人的五彩河景點游人不絕。一度遷居河南濟源的村民馬海容回到家鄉創辦了“五彩河農家樂”,一開始就異常火爆。去年“十一”黃金周,短短七天時間,就獲利6萬元。

縣農委主任焦宏源介紹,幾年來,縣政府鼓勵發展農家樂,每建成一戶,給予補助一萬元。全縣先后發展農家樂1600多戶,戶均年增收3萬元。作為農家樂的“升級版”,集餐飲、住宿、體驗、娛樂於一體的農業庄園,發展迅猛,目前已達到70多家。

這些特色農家樂和農庄,作為一種載體和紐帶,直接拉動了鄉村旅游。據了解,2018年陽城鄉村旅游接待游客預計超過1100萬人,旅游綜合收入達108億元。

大膽搞改革,讓百姓腰包鼓起來

“加入了合作社后,我每天在合作社干活,一個月也能掙一兩千。合作社還給分紅,土地房屋也有分紅,比喂牛掙的多。跑在外面打工的老百姓,現在都回來了加入了合作社,都掙錢了,現在的農民有辦法了!”東冶鎮蔡節村村民趙三庫,一邊細心地做著菊花茶,一邊談論著自己的變化。

蔡節村過去是個資源型的小山村,由於資源枯竭,一度陷入困境。近年來,他們把眼光投向腳下的好山好水,大膽嘗試以農村“三變”改革為突破口,以紅葉為特色,以中藥材、花海為依托,實施了集休閑、健身、康養、娛樂為一體的“鳳凰花園”共建共享農庄建設項目。花園庄22戶村民以土地、房屋或者現金入股,成立了“陽城縣鳳凰嶺鄉村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金秋時節,新建成的“鳳凰花園”正式開門迎客,滿山的紅葉,遍地的菊花,構成了美麗的風景,吸引著各地游客。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便吸引游客4萬人,創收30多萬元。生活在沁河岸邊的蔡節人第一次嘗到了綠水青山的甜頭。

在素有“華北蠶桑第一鄉”之稱的寺頭鄉,蠶繭深加工企業“禹珈豪”繅絲廠,近年來創造出了一種“企農雙贏”的改革模式,他們稱之為“反租倒包”模式,就是農民把土地流轉給企業,企業建立規模化的養蠶大棚,並配備先進的設施和技術服務體系,再讓農民承包下來,進而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使農民收入成倍增長。在這種模式的吸引下,不少在外打工的農民返鄉創業,加盟到這種“亦農亦企”的田園綜合經濟體中。

2018年歲末,從風光如畫的陽城縣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蟒河先行區傳來消息,蟒河村、邢西村、押水村三個村完成了“三變改革”任務,三個村成立的股份經濟合作社揭牌暨項目簽約儀式同天舉行。

押水村黨支部書記張戰斌高興地說:“這次改革,我們盤活經營性資產500萬元,個人賬面可變可用資產100萬元,經折股量化進行了入股,共設置股份資本3155股。村裡的老百姓都變成了股民了,我村的發展從此將翻開新的一頁。”

該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陽城縣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蟒河先行區管委會主任白繼軍說:“陽城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蟒河先行區的改革試點,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這裡探索出農村‘三變’改革的思路、方法和路徑,將在全縣農村推廣。這一改革,將喚醒農村閑置的土地、房屋、資產資源,為陽城1200平方公裡的南太行風光資源和全縣1100多處古堡民居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新的動能,將有力地促進全域旅游發展,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陽城縣委外宣辦 白軍社 郭學良)

(責編:陳悅、單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