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赤子心 追尋中國夢——《中國夢》歌曲出品人岳曉峰的家國情懷

今天,我們迎著新時代的朝陽,站在中華大地上,你會因自己身為炎黃子孫而自豪。在全球各個角落,每一位華人都是中國氣度、中國精神的形象寫照。當我們內心都有一種共同的家國情懷,追求和平友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夢想,那麼這將形成一股無形的巨大力量,推動時代向未來前行、世界向大同邁進。
這就是你我共同的“中國夢”。“中國夢”深刻地道出了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主線,深情的描繪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斷探索、不懈奮斗的歷史,中國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
一群真正有情懷的文藝工作者,他們都應當是敢於擎起民族精神火炬的火炬手,也是奮力吹響時代前進號角的勇士。跨進新時代,我們需要用最優秀的作品、最鮮活的形象去贊美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弘揚我們賴以自立自強的偉大民族精神,用文藝作品去感染人、感動人、感化人,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於是,一首表達中華精神、民族夢想、世界大同的歌曲《中國夢》鏗鏘問世。由詞作家蔣開儒作詞、曲作家侯德建譜曲,知名文化策劃人岳曉峰策劃出品的歌曲《中國夢》交響樂版於2018年年初首演並唱響英倫、唱響歐洲,激起了全球華人的民族情結,在海內外引發巨大反響。海內外,音樂所及,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中國夢》歌曲交響樂版演唱者王蓓蓓在倫敦O2演出現場
然而,珠串其成為一根溫潤而閃耀著精神符號、文化象征的背后,離不開岳曉峰為這首歌殫精竭慮、夙興夜寐的辛苦付出。正是在岳曉峰內心強烈而深厚的中國夢情結的涌動之下,才誕生了歌曲《中國夢》這樣代表中華民族集體精神意識的時代作品。
牽線搭橋,中西合璧
2018年1月28日,交響樂版《中國夢》面世。
緊隨其后,《中國夢》唱響英倫,廣受好評,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國內媒體和歐洲的一些主流媒體紛紛報道這一盛事,成為當時的關注熱點。
“中國夢/復興夢/和平夢/太平洋太平/一帶一路共贏/共建共享共同的世界夢”這些世界熱議和人民高度關注的熱詞,言簡意賅、寓意厚重深遠、娓娓敘述中國故事與情懷!唱出時代最強音!充分展示了中國作為大國的氣度和大國崛起對世界的責任感,歌曲創作者們站在世界和全人類的高度,表達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期望共建共享、共同的世界夢的美好願望和心聲!
這是《中國夢》在國外第一次如此大規模地唱響。同時被唱響的是歌曲背后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文化積澱、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唱出了大國崛起的萬千氣象,唱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探索奮斗的偉大復興之夢……
時間已滑過2018年多半,往事回首,佳期可堪,華人歌唱家王蓓蓓的傾情演唱、優美震撼的旋律猶在昨天。
說起歌劇女高音王蓓蓓演唱交響樂版《中國夢》,還有一段故事。
王蓓蓓出身於音樂之家,父親會唱歌,懂音樂。自幼受到家庭的音樂熏染,王蓓蓓走上了音樂之路。她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2008年參加了第25屆國際舒伯特合唱比賽作為領唱獲得金獎,后赴意大利和英國深造。2012年底經全英海選,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技壓群芳,一舉奪魁成為普契尼經典歌劇《修女安杰麗卡》第一女主角。作為旅英歌劇女高音歌唱家,王蓓蓓是倫敦國際交響樂團首席女高音,被英國媒體稱為“美聲歌后”。
針對《中國夢》這首歌,王蓓蓓提出了一條專業建議:如果換成美聲演唱,以交響樂版來演繹和表現《中國夢》,更有國際范兒!用交響樂版來表現中國夢,一定會更加氣勢磅礡!
這條專業人士的意見,讓岳曉峰很是振奮。畢竟,讓《中國夢》在全球唱響,讓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華人都能夠聽到《中國夢》,響應中國夢,感受中國夢,是岳曉峰多年來的一個夢想。
善建者行。務實而為的岳曉峰迅速推進這事。夢想延展,像陽光一樣照進來,東方先亮了,陽光逐漸走向西方。
由此,2017年9月開始,通俗版的《中國夢》暫時擱置,蓄勢待發。交響樂版的《中國夢》開始緊鑼密鼓地制作……
國際高水平音樂作品——這是《中國夢》歌曲交響樂版的制作要求。縱觀全球,當今交響樂的音樂大師大多集中在意大利。主創團隊邀請國際音樂大師、意大利作曲家Andrea Granitzio進行交響樂編曲配器,在英國和意大利制作,而音樂交給美國好萊塢電影音樂制作團隊制作……
說是改編,其實流行樂與交響樂相差巨大,而且中外文化相差甚大,改編是一次破費腦洞的二次創作,涉及五千年華夏文明、現當代中國歷史、新時代的大國情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將“中國夢”涵蓋和延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種元素,進行中西結合的提煉和表達……
2018年新舊交替,眼看著又到一年一度的英國春晚。王蓓蓓是每年英國春晚等幾個大型晚會的壓軸藝術家,她忙於排練之時,牽挂著交響樂版的《中國夢》制作,期待著她能在英國倫敦O2劇場現場唱響這首新歌。
一邊是意大利,交響樂版《中國夢》緊急制作;另一邊是英國,王蓓蓓穿針引線,爭取這首特別的歌曲出現在英國的幾場大型跨年晚會上。經過協商和爭取,英國的五場春晚負責人都表示:很期待交響樂版《中國夢》,《中國夢》歌曲受邀進入英國的春晚,其中有華人主辦的春晚,也有西方主流社會主辦的春晚,很受海外華人的認可和熱捧。特別是在2018年2月7日倫敦O2劇場的演出,更是得到了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的高度贊譽。海外華人和國際友人很享受《中國夢》歌曲交響樂版的旋律,《中國夢》交響樂版唱響英倫,全球首演圓滿成功。
一首好歌曲的誕生,需要一種摒棄俗累的匠人精神,沉浸其間,悉心打磨,耐心調整,專業修飾,需要點滴的時間醞釀出磅礡的力量。從2017年國慶節至2018年1月底,整整4個月,期間作品經過反復修改,氣勢恢宏、國際高水平的音樂精品才正式交付成曲。
岳曉峰與蔣開儒的中國夢情結
民族大業,文化先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化復興、文化興邦理念,需要文藝工作者用大眾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助力民族復興大業,推動文藝大繁榮、文化大發展。在所有的文化藝術形式中,歌曲是最貼近百姓、最容易走入民眾,也最容易傳播、深入人心的藝術載體。
策劃之初,岳曉峰深深感受到,當前中國迫切需要一首膾炙人口的、凝練的表達中國夢情懷的新時代主題歌,以便大眾喜愛傳唱,在全球唱響!這就是岳曉峰濃厚的中國夢情結。
他說:“這首歌就是我自己的中國夢!”在他看來,中國夢並不抽象和遙遠,它跟每個平民百姓息息相關。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中國夢,國家有國家的中國夢,各級組織和機構都有自己的中國夢,它的內涵與外延非常廣,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中國夢最大的時代特色。中國夢是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中國夢是凝聚海內外華人的一個文化紐帶。《中國夢》交響樂版能在英倫唱響,在歐洲深遠影響,這是海外華人渴望團結起來,渴望民族復興這一集體情緒、共同理想的回應與表達。”岳曉峰說。
岳曉峰在文化領域深耕多年,他平時熱衷於文化公益活動,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中國夢》歌曲就由岳曉峰從民間發起、創作、推廣、傳播,以公益的形式感動他人、感召世界。
被岳曉峰首先打動的是《中國夢》的歌詞作者蔣開儒。他也是歌曲《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的詞作者。
蔣開儒先生一生頗為傳奇。出生於戰爭年代,磨難於新舊交替,復雜的人生經歷,讓蔣開儒比其它人更能深切地體味到不同時期時代變化的脈動。這位出身於1935的文化工作者,早年參過軍、當過文化教員、文化館館員等。
20世紀90年代,蔣開儒先后創作了《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等紅遍大江南北的作品。其作品先后榮獲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解放軍文藝獎等等。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的慶祝大會上,蔣開儒被評為“深圳經濟特區30年杰出人物”,2018年被評為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百位深圳改革開放人物……
蔣開儒的一生充滿正能量。他一生起起落落,但始終以陽光心態面對人生。2001年以來,他曾先后應邀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各地高校,以及廣東、廣西、四川等各地中小學、企業及機構做精彩演講,其愛國愛黨的濃烈情懷、積極陽光的人生態度激勵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56歲寫成《春天的故事》,近80歲創作《中國夢》,如今已是80多歲高齡的蔣開儒,精神矍鑠,每年堅持冬泳,再寒冷也要堅持冬泳!他的人生經歷和創作之路本身就是一段美麗的“春天的故事”、一個勵志的“中國夢”。
著名詞作家蔣開儒授權岳曉峰為其海內外經紀人並合影留念
岳曉峰和蔣開儒認識多年,是蔣開儒的忘年交。2016年5月,他們在深圳共同策劃推出一首新歌《中國夢》,由蔣開儒作詞,作曲者另外再尋找。
為了盡快推動歌曲進展,岳曉峰向蔣開儒老師表明了心跡:自己願意拿出多年來的積蓄,願意買下《中國夢》歌詞的版權,傾盡全力來做《中國夢》歌曲。再找配樂專家,創作譜曲,全力推廣。
作為蔣開儒的經紀人,蔣老師深知岳曉峰濃厚的家國情懷、務實而嚴謹的為人做事品格。他認為岳曉峰很有魄力和遠見,自己掏腰包投資《中國夢》需要很大勇氣,岳曉峰所做一定會被歷史記住,是為國家和民族做的一件非常偉大的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於是確定了這首新歌的版權合作。
相輔相成,珠聯璧合。完美的歌詞有了,需要完美的樂曲相配,方能完美演繹中國夢的的精氣神。反復品味之時,找誰配曲,才能充分演繹出這首歌的時代之魂呢?
岳曉峰找了不少作曲家,耗費了不少時間。期間,大多數作曲家的反應是:歌詞很短,不知如何譜曲,不好“接活兒”。到底該讓什麼樣的作曲家譜曲,才能演繹出《中國夢》的意境呢?
侯德建進入了岳曉峰的視野。是的,他就是20世紀80年代風靡海內外的那首《龍的傳人》歌曲的作者。
侯德建譜曲傾情演繹《中國夢》
時勢造化,利成大器。強強聯手,雙劍合璧。侯德建聯手蔣開儒,成為新時代主旋律歌曲一道別樣的風景。
兩位大家在2013年就在歌曲《客家風情》有過合作,此曲乃是深圳市羅湖區推出的2013原創歌曲大拜年專輯之一,在東南亞非常流行。
侯德建1983年從我國台灣來到大陸,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前中央領導人習仲勛、楊尚昆等人的接見。一首《龍的傳人》成為那一代中國人追夢自強的一個文化符號。“龍的傳人”也成為中華民族的別稱。這首歌后來被當紅歌手王力宏等演繹。而在2011年,鳥巢演唱會上,侯德建和台灣校園民歌早期的代表人物、《龍的傳人》首唱者李建復同台演出,合唱這首經典歌曲。《龍的傳人》一直是中宣部指定的最受歡迎的愛國歌曲之一。2018年是《龍的傳人》問世40周年,又適逢改革開放40周年。
《中國夢》當時急需作曲,岳曉峰馬上想到了侯德建。此前,侯德建淡出音樂圈多年,大部分時間居住在北京。岳曉峰聯系了侯德建,表達了邀請其為《中國夢》譜曲的意願。
侯德建很是激動,立馬表示“很想完成這首歌的譜曲”。
一邊是蔣開儒,一邊是侯德建,岳曉峰就像一座文化橋梁、一個文化紅娘,把當代中國的兩大音樂大家,再一次牽起手來。
后來,岳曉峰每次去北京,都要登門拜訪侯德建。這位純粹的音樂家,低調,平易近人,言談風趣。
聊天中,侯德建才透露:當初接到被邀請創作《中國夢》譜曲這個事,一晚上激動得沒睡著,思緒萬千,感慨萬端——從台灣到大陸,從《龍的傳人》到《中國夢》,多少波折,多少感動,多少回憶,多少朋友,多少壯志……
“我欠國家和人民一首歌!”侯德建說,“這是我的心聲!我也有我的中國夢!”
很快,一個多月,配樂就完成了。侯德建讓家人來聽,邀請朋友來聽,收集感受,聽取反饋。大家沉浸在他創作的意境裡……
《中國夢》歌曲作詞家蔣開儒(中) 、作曲家侯德健(右)、 出品人岳曉峰 (左)
新時代的主旋律
2017年4月23日,北京。通俗版《中國夢》開始錄制。
《中國夢》通俗版的制作更是大手筆,除了採用中國傳統樂器大鼓,同時兼收並蓄,配有吉他等西洋樂器。其中,架子鼓的鼓手,是從日本邀請過來的由末吉覺——知名“亞洲鼓王”。中國大鼓的鼓手是國內音樂人、打擊樂演奏家張仰勝。合音是在美國制作,侯德健親自監制。
新時代的歌曲,新世紀的音樂,反復品味《中國夢》,你會被一種生動而澎湃的情緒帶動,它有一種特別的韻律,有別於你聽過的任何一種流行音樂,你聽到遠古的回響、朦朧的詩,你感到涌動的氣血、時光的夢,你看到時代的激昂、萬千氣象……
2017年4月25日,歌曲錄制第3天,蔣開儒老師被岳曉峰邀請從深圳飛來北京,到北京錄音棚現場感受歌曲,這是蔣老師首次聽到《中國夢》歌曲通俗版的配樂。
侯德建也在錄音棚,大家滿心激動,滿懷期待!歡快而多重的情緒的共鳴在最后的調整與演繹中流淌,跳躍的樂符流入耳中,像現場每個人心裡升騰起的一團團跳動的火……
連續15天的錄制,每天深夜,雖是過了零點,大家都沉浸在《中國夢》歌曲旋律、歌詞絕配的驚喜、振奮、渴望、希冀裡……
蔣開儒對譜曲很滿意。評價這首歌,他用了“聖潔”兩個字。
通俗版歌曲錄制完成后的CD成品,岳曉峰第一時間送給蔣開儒。他連聽了5遍,一遍比一遍有感覺,他認為樂器配器和制作很震撼,很享受歌曲的意境。
“很聖潔,很深情,越聽越好聽!”蔣老說,“ 每次都聽得淚眼朦朧……”
和岳曉峰的微信互動裡,侯德建說:“我很滿意《中國夢》的成果,這首歌的前途會超過《龍的傳人》……”
侯德建說:“我和蔣老師一樣,除了希望把這首歌順順利利地展現在全世界面前,給中國人長臉,給中國人加油之外,別無所求!”
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這句話會成為現實。因為半年之后在英國舉辦的新年春晚,《中國夢》已經唱響英倫,唱響歐洲,廣受贊譽。國外眾多權威媒體反響評價極高。在一些主流媒體的評論中,多次出現“偉大”“震撼”“美麗”“和平”“中英意聯袂”等評說。
岳曉峰把這些國際報道和評論,傳給蔣開儒。他微信回復:“真忍不住淚水!”
蔣開儒說:他現在基本每天都聽《中國夢》,百聽不厭……
這就是好音樂、好歌曲、好作品的力量,跨越國界,超越民族,正如歌詞中的“世界大同”……
給中國人長臉、加油——這何嘗不是每個中國音樂人的夢想?這又何嘗不是每個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夢想?
夢,剛剛開始……
《中國夢》唱出了中國精神,而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是中國人的底氣和骨氣所在。
岳曉峰說,文藝作為鑄造靈魂的工程,每一個文藝工作者都必須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責任。每每談起《中國夢》時,岳曉峰都少不了表露出內心的情懷和使命感,並且他始終強調,身為民間人士,我們都應該胸中有大義,心裡有家國。
人生若是有夢,每天都是陽光。民族若是有夢,四季都是春天。
眼下,通俗版、交響樂版《中國夢》已經籌劃在全國各地開始推廣,蔣開儒攜《中國夢》的全國巡回演講即將開始。
中國夢,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個體利益,都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由岳曉峰推動,相信蔣開儒的《中國夢,我的夢》系列巡回演講,歌曲《中國夢》將迅速走入尋常百姓家,走入各地,走入大眾,召喚每個人心中的中國夢……
此外,《中國夢》MV也將拍攝,根據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將翻譯成相關國家語言,在“一帶一路”沿途國家演唱,將策劃此歌曲走進春晚,走進聯合國總部給各國首腦演唱。《中國夢》舞台音樂劇、《中國夢》的紀錄片等也將籌劃、開拍,未來中國夢藝術館、中國夢文化園也將建設選址,歌曲《中國夢》的系列衍生產業、企業合作、組織共建,也將全面開展。
“后期將成立中國夢基金,投入身心,把中國夢當做一項文化工程來做。”岳曉峰堅定地說,“唱響中國夢是我畢生的夢想和使命。”
2018年國慶前夕,岳曉峰一手創立的“中國夢聯盟”微信公眾號平台上線,這樣更便於中國夢事業的海內外推廣。“中國夢聯盟”是一個開放平等、共建共享的平台,是在“中國夢”成為一個符號、一種使命、一種象征的時代背景下,依托詞作家蔣開儒作詞、作曲家侯德建作曲的《中國夢》時代主旋律歌曲,凝聚全球華人企業和優秀愛國人士而創立的平台。
這個聯盟平台,旨在搭建平台,感召全球各類機構、個人共同參與唱響“中國夢”,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建中國夢的偉大事業,共享中國夢的發展成果。
從一首歌出發,為一個共同的夢想,岳曉峰、蔣開儒、侯德建、王蓓蓓……他們這群懷有赤子情懷的追夢人,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向,以藝術的呈現,穿越時空,向世界召喚和平與友愛。此時,這首歌再次在耳邊響起:
……
你的中國夢/我的中國夢/他的中國
夢/中國復興夢
中國人愛追夢/與時俱進 穿越時空
太平洋太平/一帶一路共贏
共建共享/共同的世界夢
中國夢 復興夢/與時俱進 穿越時空
中國夢 和平夢/天下為公 世界大同
……
【編后語】
音樂的力量
文/王飛
一首《中國夢》,一腔家國情。
一曲《中國夢》,一種時代音。
一首《中國夢》,一段沸騰的音樂佳話。
一曲《中國夢》,一種濃烈的家國精神。
這是他們共同完成的作品:蔣開儒——岳曉峰——侯德健,形成了一個閉環。如果缺少任何一個關鍵環節,這首時代作品都會缺少某種特殊的魅力。
這是他們共同的“孩子”:詞作家——文化人——作曲家,形成了一種連接。如果缺少任何一個鏈條,這首時代作品都可能會缺乏完美的詮釋。
如果說《龍的傳人》傳達出炎黃子孫對於中國國家認同的時代意義,那麼《中國夢》則唱出了數百年來中華民族圖存強國的集體意識和民族靈魂。
如今,盤桓在中華大地數百年屈辱的陰霾已然散去,陽光普照,萬物和瑞,中華民族終於自豪和自信地站立於全球,令世界側目,被全球尊重。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之下,中華民族需要一個承擔起民族責任的精神符號,來傳達炎黃子孫共同的時代理想……
如今,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龍的傳人、炎黃子孫——無論海內外,都那麼迫切地需要“中國夢”這一精神圖騰,需要“中國夢”的一個文化經典……
這時,歌曲《中國夢》誕生了……
歌曲《中國夢》,恰逢其時,應時而生,通俗流行版也好,高雅交響版也罷,賞之而共情,聽之而共鳴,莫不教人心潮澎湃,莫不教人拍案叫絕!
唯願歌曲《中國夢》,感召炎黃子孫奮發圖強!
唯願歌曲《中國夢》,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