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

古麗洛娃的“幸福事業”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吳 焰 屈 佩
2018年09月25日15: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古麗洛娃很自豪,自己能作為俄方漢語教師,參與《漢語新起點》等系列教材的編撰。圖為古麗洛娃和她參與編撰的教材。

  本報記者 吳 焰攝

  新的招生季來臨,遠東聯邦大學孔子學院的中文教師團隊正在認真地試講、備課。

  本報記者 吳 焰攝

  ◎古麗洛娃曾任遠東聯邦大學孔子學院俄方院長,辛勤耕耘十二載,以傳播中國語言文化為己任。

  ◎她參與創辦遠東聯邦大學孔子學院,見証孔子學院成長全過程,參與編撰《漢語新起點》《漢語新目標》系列教材,獲頒“中國語言文化貢獻獎”。

  ◎讓孔子學院成為集教學、人文、科研為一體的創新平台,是古麗洛娃的“孔院夢”。

  9月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心的液晶大屏幕上,正滾動播出遠東聯邦大學孔子學院的招生廣告。作為俄羅斯第一家孔子學院,這裡從最初隻有20多名學員,發展到一年培養近千名漢語學員,成為中國文化在遠東地區傳播展示的重要窗口。

  兩個月前剛從院長職位退休的古麗洛娃,依然常去孔子學院。自2006年遠東國立大學(現遠東聯邦大學)孔子學院成立伊始,她便擔任俄方院長,至今已在漢語海外推廣領域深耕12年。“退休不退事”,她說,這裡是她一生的事業所在。

  最難忘的記憶

  9月11日,習近平主席來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從電視裡看到習近平主席,古麗洛娃高興地跟家人說:“還像8年前一樣親切。”

  2010年3月21日,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首次訪問符拉迪沃斯托克,其間專程來到遠東國立大學孔子學院,參加孔子銅像的揭牌儀式。

  古麗洛娃仍清晰記得當時的細節:“習近平走下汽車,面帶微笑向學院大樓走來。那一刻,我們的緊張感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同我們握手,如同與多年好友見面,很輕鬆、愉悅。”

  令她感動的是,習近平在考察中發表了一番情真意切的講話。“他不拘泥於形式的務實作風,給在場人士留下深刻印象。大家都稱贊這是一位有魄力、有智慧的國家領導人。”古麗洛娃說,習近平“富有遠見,充滿智慧,他的話給人以深深的啟發”。

  時隔8年,這種感覺愈發強烈。這次習近平主席再次來到符拉迪沃斯托克,首次出席東方經濟論壇,並同俄羅斯普京總統一起訪問“海洋”全俄兒童中心,謀劃中俄地區合作,縱論東北亞地區共同發展。古麗洛娃時刻關注著習主席的相關講話和活動,欽佩之情溢於言表。

  “我特別佩服習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倡導共同分享人類的文明成果、智慧結晶,攜手應對災難、困難。”她說,突破語言障礙,可以讓各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更好地相識、相交、相知,感受對彼此文化的尊重。

  因此,古麗洛娃把漢語推廣看得格外重要:“我們不是在教一門語言,而是通過自己的方式,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綿薄之力。”她說得嚴肅而真誠。

  最合適的人選

  古麗洛娃出生於中國武漢,母親是俄羅斯人,父親是中國人。1977年,她考上遠東國立大學東方學院中文系,畢業后留校任教。從此,她便與漢語教學、推廣結下不解之緣。

  2006年,國家漢辦在俄羅斯合作開辦孔子學院,首先選擇了與中國相鄰的遠東地區,古麗洛娃也作為“最合適的人選”成為俄方院長。

  當時,在隻有12平方米的辦公室裡,古麗洛娃和中方負責人等4個人一起規劃孔子學院的未來。

  她的付出收獲了回報。“感謝貴校組織2018年薩哈林地區教育機構學生漢語比賽”“感謝古麗洛娃女士對漢語推廣作出的杰出貢獻”……走進孔子學院的多媒體教室,講台旁的書架上,整齊擺放著一排排感謝信和獎狀。2010年,古麗洛娃還獲得了中國政府頒發的“中國語言文化貢獻獎”。

  讓古麗洛娃感到驕傲的,是和中方教師團隊及高校機構一起,參與、見証和推動了幾件大事。

  一是參與編撰了《漢語新起點》《漢語新目標》系列教材,被教育界人士稱作“中俄雙方在漢語教學領域合作的杰出典范”。該系列教材填補了俄語國家漢語教材空白。

  二是把孔子學院的“課堂”向外延伸,與許多中小學校開展合作,開設漢語班,設立“漢語日”文化體驗課,舉辦漢語演講比賽、“漢語橋”活動選拔等。

  遠東地區人口稀少,但近3年,每年參加國際漢語考試(HSK)的人數都在1000人左右,僅次於首都莫斯科。說起這點,古麗洛娃眉眼裡寫著自豪。

  她慶幸,自己有一群中方好伙伴。“和喜歡的人一起做自己最喜歡的事,還得到了人們的一致認可,沒有什麼比這更幸福了。”古麗洛娃有些哽咽。

  最期待的願景

  每次走過孔子學院正門口那尊孔子銅像,古麗洛娃都會駐足端詳一番。她尊崇這位中國先賢,能去孔子的家鄉山東曲阜走一走,成了她最迫切的一個“小心願”。

  當然,她還有另一個“大願景”。

  古麗洛娃一直認為,語言和文化交流是不同國家民眾和諧共處的重要基礎。

  “我們不僅要將孔子學院打造成為遠東地區傳播中國語言文化的一個平台,更要成為俄中語言、文化和藝術交流的一張名片。”古麗洛娃說。

  對於孔院的未來,她和同事們有更多的規劃。現在,學院門口有一處“電子漢語角”。通過多媒體設備,可以點擊聆聽中國的琵琶、古箏,欣賞清明上河圖全景,互動游覽八達嶺長城等等。這塊屏幕常跟隨老師的步伐,走進遠東地區中小學生的漢語課堂。古麗洛娃說,未來學院將運用更多現代教學手段,推廣漢語遠程教學。

  讓孔子學院成為一個集教學、人文、科研為一體的創新平台,是古麗洛娃的“孔院夢”。得益於十多年來打造的好口碑,孔子學院在符市乃至遠東地區開始有了平台效應:每當有電影節、畫展、城市日等與中國相關的活動,主辦方開始主動找上門,希望借助孔子學院這一平台推廣。中國主題活動的大受歡迎,讓古麗洛娃看到了未來發展的更多可能性,“以語言為突破口,找到俄中文化更多共同點,未來孔子學院還可以推廣武術、中醫、太極拳、針灸等”。

  成立漢語教師網絡協會、建立翻譯中心、搭建科研信息交流平台,古麗洛娃的“孔院夢”越做越大。“我們不僅要普及語言,更要傳遞人類智慧。”

  (本報符拉迪沃斯托克電)

(責編:單芳、陳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