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文化藝術

踐於實 蕭照興全心以待

2018年09月11日17:18 | 來源:人民網-圖片頻道
小字號

鴻發於1982年成立,是大涌鎮成立最早的紅木企業,從生產規模到年產值、從廠區建設到展廳展示等方面一直名列前茅,各項指標遙遙領先,如今已建立起了先進的第五代全電腦智能化木材干燥系統,安裝了最先進的鍋爐烘干設備等。其在中山紅木家具發展中一直扮演著“老牌”企業的重要角色。

創業路上 無捷徑

回憶起發展之初的情景,董事長蕭照興非常感慨,他說:“如今的發展,當時的人們根本無法想象”。他回憶: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幾年,他進入中山一家家具進出口公司鍛煉,每天從大涌踩單車單程一個多鐘,來回近三個小時,期間他帶了好幾個徒弟,這些徒弟如今都成了本地區的紅木企業家。之后鴻發成立,從最初做雜木到開始做坤甸木(紅木)家具,一天天壯大起來。因為沿海的優勢、開放的便利,有很多人到大涌。開廠之初鴻發吸收了一些外來技工,由於生產條件所限,他並沒有隨意安置,而是讓工人們住自己家,與家人同吃同住,儼然一個大家庭。一直到4年后岐涌路有了廠房和門店,修起了專門的職工宿舍為止。

創業之初,原材料採購是一個難關,一是交通不便,二是財力有限。做一套家具出來后,蕭照興就用自行車載著去市場賣,然后再買一兩塊木頭回來做下一件家具。從大涌出發,採購、開料,到回廠要用差不多一周的時間。為了節約成本,后來又到廣州番禺一根根採購,如此循環。路途異常艱難,運輸是最大的坎,運一根木材直徑一米左右的木頭要過6個船渡,期間要自己挑自己運,一程大約花費8個小時,回到家基本上都要到晚上12點左右。經過4年的積累,1986年鴻發開始了規模化生產,並率先做生漆家具,在大涌是第一家。屆時,鴻發工廠人數由創業之初的十余人增加到了三十多人,第二年翻了一番,此后人員與生產量一路增長,所產家具更是供不應求。

產業傳奇亦是人的傳奇。一個人,既要有強大的內心精神指引,又要有自己的戰略格局,還要有細節上的耐心和恆心。這一切,蕭照興都做到了。鴻發由小到大,一路斬棘,步履穩健,根基扎實,不僅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在產品制作上更是精益求精、毫不含糊,不僅贏得了市場,被消費者追捧,還得到政府和相關主管單位的高度肯定和嘉獎,1991至1999年,連續9年被中山市政府評為“重合同、守信用”企業﹔1991至1996年蟬聯“中山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和個人”﹔1996年、1998年被中山市評為“百佳個體工商戶”和“百佳企業”﹔2000年、2003年兩次榮獲“大涌鎮紅木家具十大名牌”稱號。

千禧年至 六“第一”

敢為人先的精神在蕭照興身上盡致體現﹔從創業之初至2000千禧年,鴻發在中山及大涌紅木家具發展中創造了諸多傳奇,六個“第一”成就了行業標杆。

大涌第一個開辦紅木家具的企業(1982年),也是40余年來中山僅存的幾家老牌企業之一﹔中山第一家採用PU噴漆技術的紅木家具企業,該漆附著力強,封閉性能好,避免了材質的熱脹冷縮,其的應用使得紅木家具一改過往單一的表面處理模式,讓家具更美觀、易於保養、更加符合當代消費者的使用要求﹔1997至1998年鴻發連續兩次參加廣州家具展會,是第一個走出中山、展示品牌、展示紅木家具的大涌企業﹔鴻發產品從此四面開花,走向了全國,開拓出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鴻發亦是第一個將大型T牌展示在道路上的紅木企業,鴻發品牌意識由此得到充分呈現,品牌深入人心。

多年來,南方紅木家具無法進入北方是個大難題。從1997年開始,鴻發應用了蒸汽鍋爐對木材進行烘干,2000年起,鴻發率先採用木材智能化烘干技術,是中山第一家使用該項技術的紅木企業,這項高投入為鴻發產品穿江過河,在中國北方地區的市場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由此解決了北方消費者的后顧之憂,為南方企業及紅木家具走向全國做出了引領和貢獻。2000年1月,鴻發正式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証。在眾多企業還不知道ISO族國際質量體系為何方神聖時,蕭照興已經默默地做了諸多工作和准備,成為大涌第一個通過ISO族國際質量體系認証的紅木家具企業。該系列質量體系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成熟的質量框架,其有力的証明了鴻發生產優質產品的過程控制能力、專業程度和誠信標准,以及服務過程的質量保証等。

“影響力”是一個行業的核心,每個時期,都會有一些人或一些企業付出行動,給行業帶來信心和力量。鴻發諸事向前,但並沒有走盲目擴張之路,幾十年來一直保持著一至兩店的經營模式,實現了消費者40余年的忠心陪伴,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同行提供了一個絕好參照。

蕭照興言:“市場無捷徑,規范生產、方圓成矩,首先由我做起,鴻發所做就是放心與保障,真實與真心!”

(責編:單芳、陳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