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

林泉不朽 名園重現——張宏《止園圖冊》與吳亮止園

2018年07月02日15:1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中國園林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座以園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館內有兩件園林巨雕模型,屬於館藏中的精品。兩件模型都由雕刻大師精心制作,用材珍貴,做工優良,展示了兩座已經消失的歷史名園。第一件是舉世聞名的圓明園,代表了中國古代皇家園林的最高成就。第二件是明代常州止園,為古代私家園林的杰出代表,體現了明代造園盛世的藝術精華。

  止園的歷史比圓明園更為久遠,它並非毀於戰火,而是同許多古代名園一樣,磨滅於歷史長河之中,被人遺忘。幸運的是,描繪該園的《止園圖冊》一直流傳於世。它們漂洋過海,散落在歐美藏家之手,卻意外地重新揭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讓止園重現於世。這一切還要從一位美國藝術史家的中國情結說起。

止園平面復原示意圖。

  美國學者情系《止園圖冊》,遠隔重洋尋訪止園主人

  近代時期許多中國藝術品散落到國外,《止園圖冊》也曾多次轉手,分藏在各處。幸運的是,一位美國學者對《止園圖冊》情有獨鐘,正是他斷言這套圖冊並非尋常的寫意之作,而是描繪了一座歷史上真實的園林,從而開啟了尋找止園之旅。這位學者,就是美國著名藝術史家高居翰。

  高居翰長期任教於加州伯克利大學,曾兩次獲得美國大學藝術學會的終身成就獎和美國史密森學會的弗利爾獎,是中國藝術史研究的權威。20世紀50年代,高居翰首次在麻省劍橋看到張宏的《止園圖冊》,立刻被畫家獨特的寫實風格吸引。此后他在哈佛大學的諾頓講座和系列論著《氣勢撼人》《山外山》中,都將《止園圖冊》列為中國寫實主義繪畫的經典作品,確認了張宏在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地位。《止園圖冊》共20幅,后來分藏在三處。1996年高居翰聯合收藏該圖的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和柏林東方美術館,舉辦了一次完整的《止園圖冊》展覽,再次在國際上引起轟動。

  高居翰一直斷言,《止園圖冊》描繪的是一座真實的園林,如果深入研究,完全可以根據圖冊重建止園。然而,由於藝術史學者深受中國繪畫崇尚寫意的影響,高居翰又無法確定止園的園主和位置,因而也就無法說服人們相信止園的存在。這期間,他曾委托中國的園林專家將部分《止園圖冊》在中國發表,寄望於找到蛛絲馬跡,然而14年過去了,始終沒有止園的消息。

  止園主人文集現世,止園復原研究重啟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2010年。中國園林史專家曹汛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發現了《止園集》,為國內僅存的孤本。通過仔細比對,發現書中題詩和園記正與《止園圖冊》對應,由此可以確定,止園的主人正是文集的作者吳亮,這座園林位於吳亮的家鄉——江蘇常州。

  曹汛師從梁思成先生,是中國建筑史、園林史研究的權威。當時國內隻能見到14幅《止園圖》,他委托同樣在進行園林研究的青年學者黃曉和劉珊珊與高居翰聯系,以求圖冊的全貌。遠在美國的高居翰聽聞找到了止園主人,多年的心願變成現實,大喜過望。他熱情地寄來全套《止園圖冊》復制件和自己歷年收集的園林繪畫圖像,並建議共同展開園林繪畫研究。2012年高居翰與兩位青年學者合作完成《不朽的林泉——中國古代園林繪畫》,由三聯書店出版。書中用完整一章介紹了止園,在園林史界和藝術史界引起很大的反響。

  名園重現,從《止園圖冊》到止園模型

  隨著《不朽的林泉》在國內外影響的擴大,止園的故事也越來越為人所知。止園作為罕見的能夠根據圖像復原全貌的明代園林,補足了中國園林史上重要的一頁。為了讓更多人直觀地領略明代私家園林的風採,2015年中國園林博物館決定制作止園模型,由非遺技藝傳承人、微雕大師闞三喜負責,同時邀請黃曉和劉珊珊主持止園復原學術研究,以求最大限度地忠實再現名園舊貌。

  2017年止園模型制作完成,在中國園林博物館正式展出,20余平方米的巨大模型佔據了整間展廳;同時出版了《消失的園林——明代常州止園》一書,介紹了從《止園圖冊》到模型制作的復原過程。由高居翰發起的止園研究,在中美學人和文博機構的共同努力下,不但找到了園主和園址,園林也以模型的形式重現人間,完成了從繪畫向園林的跨越。

  中國園林博物館的模型展出1年后,前來參觀的宜興博物館館長邢娟聯系到吳亮的后人吳歡,又揭開了止園家族與近代中國的一段新歷史。吳家在清代、民國和新中國代有人出,最著名的要屬藝術大師吳祖光和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他們正是吳歡的父母。上溯到明代,吳家是常州的造園世家,僅吳亮父子兄弟營建的園林,目前已知的便有八處,其中由《園冶》作者計成設計的吳玄東第園,和疊山藝術家周廷策設計的吳亮止園都是晚明第一流的名園。

  止園的發現和研究過程,已成為中美學術交流的佳話。美國學者高居翰畢生心系《止園圖冊》,追問止園的歷史;中國學者和文博機構出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不斷將研究扎實地向前推進,讓這座畫中名園越來越真實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如今止園遺址和止園模型位於常州和北京,《止園圖冊》則分藏在洛杉磯和柏林,國際合作仍有待繼續展開,這是優秀的中國園林文化走向世界的契機,也將是一段各國學人共同研究和延續人類遺產的傳奇。

  《光明日報》( 2018年07月01日11版)

(責編:單芳、陳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